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轻松备考 > 阅读文章

监考老师谈中考细节:理化实验操作题要仔细

阅读:120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4/26 11:15:55
分享到:
化学篇
张永春,合肥市行知学校化学教师,从教十余年一直担任初三化学教学工作,多次参加合肥市中考理化实验考试监考工作。
首先,考生要注意:所有实验均有实验报告,开始实验后应“看一步,想一步,做一步”,不要想整个实验,只要把这一步的操作想清楚就行,做完第一步,再看第二步,切忌急躁而产生失误。第二,所有实验完毕后应仔细整理避免遗忘,清洗仪器。第三,听清实验前监考教师的要求,应回收的物品倒入指定容器。
一、 实验中分项操作技巧及注意点
1.仪器的组装:六个实验只有实验A、C涉及到气体的制取,仪器组装相对复杂,在组装仪器时一定要按“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组装,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操作时手忙脚乱。
2.天平的使用:化学天平的使用方法与物理不同,使用时要遵循“一看、二调、三放、四调”,首先看天平的保护垫圈是否取下,游码是否在零刻度,其次进行调平两边放纸,再调平。而同学经常遗忘第二次调平,建议考生用天平前回忆一下口诀再用,这样就不会出错。
3.量筒的使用中谨记:“倒、蹲、滴”三字,先倾倒到接近指定位置,考生再蹲下,只有蹲下才能保证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最后用滴管滴加,而很多考生没有蹲下而导致失分,也有的考生倾倒液体时一下倒多了,也不必慌张,只需把液体倒掉,重新量取即可,当然最好不要倒多。
二、各实验中的易失点:
A.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①试管使用错误,考生容易把石灰水加入大试管,而大试管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石灰水应加入小试管;
②验满时,有的考生把导管从集气瓶中取出再验满,这样容易导致二氧化碳流失,收集时间延长,注意只有收集满后才能将导管从集气瓶中取出;
③蜡烛不能熄灭,这种现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验满错误或未倾倒时就倾斜集气瓶打开毛玻璃片,导致二氧化碳流失所致。建议倾倒时屏住呼吸,最后倾倒时再打开毛玻璃片,待蜡烛熄灭后几秒再放下集气瓶。今年该实验主要步骤没有变动
B.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该实验较为简单,主要是考查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前面已经有叙述。在往年中考中,很多考生易遗忘清洗玻璃棒,需注意!今年该实验主要步骤没有变动。
C.氧气制取和性质
①忘记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②忘记闻氧气气味;
要避免这两个问题,就要求考生以实验报告为依据,“看一步,想一步,做一步”即可避免。今年该实验主要步骤没有变动
D.酸的性质实验
该实验步骤较多,但较为简单,按实验报告的步骤一步步往下做即可。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最后滴加盐酸时,应逐滴滴加至溶液无色。而很多考生没有耐心,一次滴加大量盐酸而导致扣分。
E.用一个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该实验主要考查了天平的使用,这里天平的使用不需要放纸,一次调平即可。往年考生最容易犯的错误是砝码镊和夹物镊的混用,一定要谨记砝码镊只能取砝码和移动游码,其他一律使用夹物镊。考生在考试时手中拿着砝码镊就会不由自主的去夹取铁钉,导致失分。建议考生一旦用完就放下,想清楚再进行下一步,就可以避免这种错误。
F.粗盐提纯
该实验较为简单,需要注意的是过滤时玻璃棒的下端一定要靠在三层滤纸处;加热蒸发结晶时,不能过早地熄灭酒精灯,这样就容易导致滤液无法蒸干,建议熄灭酒精灯时机宜迟不宜早。
三、实验中考中的非实验因素
一般实验考核前,学校会对学生进行反复的、严格的训练,学生在自己学校做的很好,但一进考场就会犯在训练中不会犯的错误,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学生的紧张情绪所致,二是由于考场内所摆放的仪器在大小型号上和位置上会与考生所在学校实验室有所差异。所以考生要避免心理上的紧张。
考生在抽到签后到正式考试之前有一段时间,这时考生已经知道考题,要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回忆这个实验大致过程和关键步骤。
考生在考试当天应着装整齐,衣服颜色不要太花哨,拉链拉好,不要佩戴首饰,进入场地后问候“老师好”,结束时说“老师再见”,这样就可以给监考老师留下好印象。
所有考生在考试前都已接受严格训练,只要能放松心态,正常发挥,就能在2011年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
12
     来源:合肥在线  编辑:kostba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