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减负,社会各界呼声此起彼伏。然而,应试教育体制始终困扰着学生、家长和学校,尤其是初、高中生,为了上重点,被迫背负“重任”埋头苦读,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东莞市人大代表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关于化解东莞市初中教育压力的建议》,建议借鉴香港中学六年一贯制的教育模式,淡化东莞市中考。
【现状】中考备考令广大初中生压力倍增
近几年来,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求学需求,东莞市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基本实现了高中学校合并整改和合理布局的目标,使东莞市高中教育又一次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硬件和软件的完善,使东莞市高中教育实现了良性运转,高等教育入学率稳居全省前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成绩突出。
不过,来自道滘的东莞市人大代表指出,由于不少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儿女初中升学时能够考上一所东莞市招生的高中(中考填报志愿第一批学校),不惜花高额学费到民办学校就读,导致东莞市出现一股就读民办初中的热潮。而民办中学为了扩大规模,吸引生源,也想方设法、不顾一切地提高学生的中考分数。为了能在中考争得一席之位,公办学校也不得不加大中考备考的力度。备考工作甚至从初二就开始了,因为初二就要考地理和生物。
当前东莞教育初二、初三的备考很“热”,以至于每年的中考受重视程度超过了高考!群众中流行一句话,“中考考上东莞市重点中学比高考考上大学还难!”来自道滘的东莞市人大代表提交的建议指出,如此巨大的压力,让初中的师生不堪重负,个别承受不了巨大压力的,甚至会心理扭曲,不健康,不阳光;极个别即使考上较好的高中,但因为心理问题没有解决,还是走上了轻生的道路。
【建议】取消中三考试实现六年一贯制办学
分析原因,初中生竞相“挤独木桥”,主要是因为社会在中考报名时把东莞市高中人为地分成了两批,第一批是面向东莞市招生的高中,从五大校(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莞城一中、东莞市实验中学、东莞市高级中学)到现在新增加的东莞市直属学校;第二批是镇属的高中。群众由此认为第一批就是好的学校,相比之下,其他学校就要差一些。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改变认识,调整政策。
“香港的中学能在素质教育上下大工夫,学生学得愉快,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取消了中三选拔性的考试,基本实现六年一贯制办学,中学生只应对中六的高考。”东莞市人大代表建议,可借鉴香港中学六年一贯制的教育模式,淡化东莞市中考升学竞争的色彩。
不过,该代表又认为,东莞市按省的指引,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初高中分离,要实行六年一贯制办学不容易了;另外,东莞市五大重点中学已经深入人心,也很难改变群众的心理观念。谈及解决方法,他提议,一方面可以加大五大校的中考“分配名额”,考虑从现在的40%逐年增加到80%,尽量少让“冲重点”成为初级中学的压力,从而减轻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其次,除五大校外,东莞市高中以户籍和居住地为依据,实行分区招生,就近入学,如义务教育学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