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学反思

阅读:54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6 16:02:43
分享到:
新课程中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这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一来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来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所以教师就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恰当的引导,以慢慢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下面就以九年级上册《第3 探险者的梦想》为例来谈谈我个人的粗浅的认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即新航路开辟运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些学习的情景,使学生的学习轻松愉快。课堂的大致的环节如下:
导入新课,设计两个问题:1、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肯定有很多梦想,能告诉大家你有梦想是什么吗?2、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梦想,你知道15世纪欧洲人的梦想是什么吗?用这两个问题轻松自然地进入新课,学生便主动地投入到探求知识的活动中。
新课学习中,组织如下活动:
一位15世纪要做远洋航行的航海家,你必须做好哪备?
学生通过想象分析解决这一问题,自然也就认识了新航路开辟具备的条件。
2、分组设计欧洲通往东方的航线。
3、展示地图了解西欧人开辟的新航线。从地图中知道航海家及其他们取得的成就。
4、假如你是一位15世纪参加探险活动的一员,请你讲讲你的亲身经历。学生通过想象,简单描绘一段经历,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同时也会有一些情感的体验。
5、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那么你认为探险活动之所以取得成就除了客观因素外还有其它原因吗?学生从人出发来谈自己的认识,如还因为探险者的勇气、拼搏、勇于开拓的精神等。从中得出结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想象中偏离时代,也就是对15世纪这一时代特征不能很好地把握。另外在想象探险的经历时描述不是很形象生动,同时有些同学的想象局限于自己的已有知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不仅在学生还在于教师。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goldfishe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