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策略研究

阅读:141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6 16:00:17
分享到:
值得强调的是,教师要重视每节课所要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我们在对一节课的设计中,就是要明确这一节课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达到一种怎样的价值观,这是一节课的灵魂。与传授的知识相比较,这一点显得更重要,因为知识靠老师教是不可能教完的,知识还有遗忘,但情感不容易遗忘,只要我们想办法去寻找这样的点,就有可能唤醒他们的心灵,至少可以引发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能够有效的参与学习活动。
三、突出“学科特点”、培养“学科能力”,是落实学生活动有效性的关键。
教师如能引导学生立足课堂,立足文本,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增强感知、理解、分析等能力,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也就是课堂有效性的体现。历史教师可以
1.关注学生的知识现状,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按照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去解释和分析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时,可以这样连续追问:辛亥革命的哪些内容对民族工业产生了影响?辛亥革命使当时民族工业的受到了哪些具体影响?通过这样的追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迫使他回顾所学过的知识,去找印证。从而落实了“学科能力”,体现了学科特点,实现了教学目标。
2、培养对比分析的能力,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积极引导学生对相关历史事物进行比较,调动学生的思维,加深印象。可以古今、中外对比。例如:通过指导学生对比唐朝与清朝的对外交往政策和结果的不同,让学生体会到“开放带来繁荣兴旺,封闭导致落后挨打”。从而认识理解当今我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性和必然性。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3、有效地指导自学方法。先通过老师的方法指导示范,让学生举一反三,进行实践操作,利用好“归纳学法”,让学生多次自我归纳学法。经过多次反复训练,逐步掌握自学方法。从而实现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的改变。最终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例如: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教学中,教师先在引导学生分析民族工业“形成时期”的特征表现以及成因之后,大家一起归纳小结分析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这种方法,自己独立去分析民族工业在后面三个时期的发展情况。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体现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四、恰当利用课堂评价,是学生活动有效性持续的保障。
教师应该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教师用赏识的评语给学生以反馈,会诱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不断激活思维的细胞,使学生在幸福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如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用鼓励性、期望性的语言;学生回答正确时,应该用肯定性、赞扬性的语言;学生回答不对时,应该用谅解性、引导性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就比较容易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赞美的手势等都可表达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和善意,使学生有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学生更加愿意参与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
教师还应该灵活多变,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激励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例如,我在8年级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教学时,针对本课内容较为空洞抽象,事件跨度大,跳跃性强,学生对于近代的民族工业发展了解很少,教学内容与农村学生的生活经验距离远这一学情。我一上课,就引入了小组竞赛的评价机制,采用记分评价4个组,看哪一组回答最积极,得分最高。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地参与相对于他们较为枯燥的分析活动。学生热情很高,争当第一。
成功的课堂需要精心的设计,它是课堂教学精彩生成有效性的前提,但并不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唯一要求。课堂教学是动态的,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原有的教学设计,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法,使静态的设计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活性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评价问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 吉吉
2、《提升课堂有效性的十大教学技能 余文森
3、《无效、低效到有效、高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走向》余文森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goldfishe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