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轻松备考 > 阅读文章

学校招生优胜劣汰

阅读:48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4/20 19:16:56
分享到:

  今年有招生资格的高级中等学校名单已经公布,看看名单,除欣喜地发现有一些新面孔的加入外,也同样有一些学校黯然离场。优胜劣汰,本就是竞争中的自然法则,在学校招生中也不例外。眼下填报志愿在即,对学校而言,如何提升自身实力,提高对考生的吸引力,恐怕是当前最该考虑的问题。

  好学校招生往往让考生家长趋之若鹜,招生名额虽一加再加,仍是供不应求。今年,人大附中、清华附中等名校在朝阳开办的分校纷纷开始招生,这无疑为朝阳区吸引生源增加了砝码。对考生而言,选学校时看什么?其实无非软硬件两方面,软件是有名师、有理念,硬件是校园设施先进、完备,而要达到这一切,除了教育部门的均衡协调外,学校自身的努力也必不可少。

  客观上说,现在学校发展不均衡,有历史原因,也有体制原因,但归根结底,和办学者的办学理念先进与否休戚相关。所谓好学校,往往有好的办学理念,从人大附中的尊重个性,二中提出的空气养人都可见一斑。想法好,再能将之从上到下一以贯之,落到实处,何愁不能吸引学生报考?

  要想吸引生源,特别是优质生源,学校除了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外,别无他途。学校在提升实力的时候,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遵循,重要的是要办出自身的特色。近年来,不少学校通过开办创新人才实验班来吸引优质生源,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比如,一六六中学开办了冰心实验班,陈经纶中学开办了科技英才实验班,分别为有志于写作和科技活动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空间。

  我们期待着各校在良性竞争中共同发展,整体提升首都教育质量,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来源:北京考试报  编辑:yana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