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轻松备考 > 阅读文章

改革初高中招生办法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阅读:39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2/13 19:21:25
分享到:
中国教育报报道:新学年开始了,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颁布后的第二个新学年。校长、教师、同学和家长们,你们是否感觉到《纲要》给你们生活带来了变化?“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发挥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的导向作用,《纲要》中的这些规定是否已经开始影响到你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分组抽签上初中
一则《160名小学生抓阄决定谁上重点中学》的报道,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也反映了一些媒体对多年来教育改革的来龙去脉不了解。19885月,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指出在已普及初中的地方,不再进行小学升初中考试。改革伊始,一般采取计算机派位的方法。在城市的一个区域内,10余所小学对应于几所初中,采取计算机派位的方法确定哪个学生上哪所初中,这就是抓阄或抽签。重点中学的初中为了不参加计算机派位,将初中部改为所谓的民办公助学校,从教育行政部门获得优先选择学生的权利,致使奥数和英语考级热在小学生中经久不衰。有限的重点初中招生名额,搅得家长、孩子没了休息日,社会对教育怨声载道。2010年颁布的《纲要》规定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于是,才有了《160名小学生抓阄决定谁上重点中学》这一幕。应该说,在公办重点初中没有消失之前,将入学名额均等地分配到小学,通过抓阄选择学校,是体现公平的好办法。今后,可以进一步规定,所有公办初中不得自行挑选学生,无一例外地必须参加区县教育局组织的计算机派位(抽签或抓阄)招收学生。
在一个公正、公平、民主的社会里,当少量资源不能满足多数人需求时,体现公平的办法无非有以下4种。第一是抓阄。例如:股票市场的新股发行、北京市机动车购车指标的分配,均采取抽签的办法,小学升初中采取计算机派位(抽签或抓阄)。第二是拍卖。例如:上海市机动车指标采取竞拍的办法。第三是排队。例如:到医院挂专家号、买火车票,采取的是排队。第四是比武。例如:世界杯决赛名额通过预选赛获得,中考、高考(微博)、人员招聘、竞争上岗等,都是比武的一种形式。当供求数量平衡,品质存在差距时,公平的做法也是抓阄或抽签。例如:小学、初中、高中入学后,将学生均衡分班,抓阄确定班主任老师和任课教师,现在许多学校都在这样做。特权不要规则,舞弊破坏规则。
近日,看到福建省古田市古田城区两所初中的招生办法,很受启发。古田城区的玉田中学、新城中学招生对象为古田一小、古田二小、古田三小、古田实验小学等4所学校。玉田中学、新城中学的招生规模是32。招生办法是:把属于这两所初中招生范围内的学生随机分成5个组,并进行公示(这点很重要)。由两校校长以抽签的形式分别抽取3个组和2个组。抽签完毕,初中招生工作圆满结束。公开、公正、透明,简单易行。我把这种方法称为分组抽签法或称为古田模式。《纲要》讲完善初中就近免试入学的具体办法。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办法来源于基层。我们希望古田模式能够在全国各地出现。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ron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