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轻松备考 > 阅读文章

语文写作指导之细节描写:怎样写心理细节

阅读:25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5/1/3 11:46:39
分享到:

  心理细节,就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细微活动。心理细节描写,就是要写出人物心灵深处最富有特征、最细腻微小的活动情形,比一种心理刻画最传神最深刻的描写方法,是一般的心理描写要生动得多,有趣得多,因而产生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心理细节描写,就内容来看,主要有如下两种:

  一、过程性心理细节描写。这种情况,有一定的情节和意境,可以是心理变化发展的过程,也可以是围绕某种人或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要理清心理变化的脉络,必须跟随情节发展前行,直至心理情感的高潮。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为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这段文字选自《儒林外史》第六回,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芯,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这个细节就是以写心理为主,具有过程性。先是大侄子理解,后是二侄子分析,再是奶妈猜测,最后还是他的妻子赵氏说得对,并挑掉一茎灯芯,他才一命呜呼。这里经过了三个层次的铺垫,才达到心理发展的顶点。这个细节。过程清楚,刻画细腻,入木三分地揭示了严监生性格的基本特征——吝啬。

  交代性心理描写。这种描写往往文字比较简略,但对心理刻画得最为细致,最为透彻,它往往集中于某一点,读者易于把握。例如:“他这样想着,他的孤独的心灵和她的孤独的心灵仿佛通过牢固的蛛丝连接起来了,由于这些蛛丝,只要他微微颤动一下,她就能灵敏地感觉到,而只要她轻轻一抖,这个抖动也会通过蛛丝传给他——不仅仅是抖动,还有隐秘的思想……”

  这段文字,具体写了两个人的心理状态,即互相牵挂的情感,这种牵挂,又通过一个比喻“蛛丝”凝集于一起,只要对方一颤一抖,另一方都会受到感染的影响。这个心理细节,就是以交代为主,但写得形象生动,读后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心理细节描写,写得越具体越好。在描写时,不能泛泛而谈,要避免概念化,要在少而精上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写好心理细节。

     来源:网络  编辑:xuesha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