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省实验将实行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

阅读:32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9/25 15:46:01
分享到:

今年省实验中学开始在高二年级尝试部分学科的分科走班这一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授课方式和原有的高二走班模式相比,改变了统一的教学造成部分的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消化不了的状况,既帮助了前者的个性发展,也减轻了后者的负担。

如何分层走班?

方式:数学、英语学科2个班为1个单元,捆绑授课分为AB两层,理化生学科3个班为1个单元,捆绑授课分为1A班和2B层次班;政史地学科3个班为1个单元,捆绑授课分为1A班和2B层次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依据:以数学、物理、地理成绩为主,兼顾其他学科学习水平,成绩计算排队依据为:数学成绩×2+英语成绩进行排队分层;物理成绩×2+化学+生物成绩进行排队分层;地理成绩×2+政治+历史成绩进行排队分层。

分层次地给学生落实学习目标,AB层次的作业等内容均完全相同都要体现出难度分级。教师在授课中对难题需要给B层讲细、讲透,A层次注意点拨。

学校分层走班教学如何管理?

组织建设:分层走班的班级称为教学班,班内不同来源的同学指定1人为负责人;每个教学班数学、英语各2个课代表,理化生政史地各3个课代表且分别来自不同的基地班;任课教师是教学班的班主任;学生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仍然由相应基地班班主任做好。

座次安排:教学班的学生要在指定班级的指定位置听课,由该基地班班主任安排。

作业辅导、自习安排:学生晚自习在各自基地班自修。全体任课教师转班辅导答疑。

学情反馈:基地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之间加强平时交流,定期召开教育小组会,推行导师制。

动态管理:实行动态管理,在学期期中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对部分学生调整层次。

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有何优势?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便于任课教师确定教学起点、重点、训练计划和培养目标,便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研讨、交流等活动。有利于从文理科两个倾向解决学生学习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科。

     来源:网络  编辑:stephe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