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轻松备考 > 阅读文章

成都着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择校热降温

阅读:34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1/29 18:04:39
分享到:

人民日报报道:今年8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会议在成都举行,会上发布的《2011年成都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总报告》显示,成都市城乡中小学多项监测指标旗鼓相当,农村学校部分指标好于城市学校。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等著名教育专家指出,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成都市实行大幅度的政策倾斜,增加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同时采取城乡互助的方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有效缩小了城乡学校间的差距,为全国提供了非常可贵的经验。

六个一体化

大城市带动大农村

走进成都市青羊区泡桐树小学绿舟校区,宛如置身于童话世界:窗明几净的教室里配备着先进的教学设施,色彩鲜艳的走廊里贴满师生们的书画作品,绿草如茵的校园里充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样的办学条件与欧美学校相差无几,而它却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农村小学。记者近日在成都采访时发现,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九年一贯制学校,这里的农村学校并不比城市学校逊色。

其实,成都市农村教育的基础并不好。由于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格局,多年来成都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七成在农村。教育界人士对此忧心忡忡:优质教育资源日趋集中,将引发代际贫困,穷人的后代向上流动的渠道越来越窄,缩小贫富差距的流动力量将日趋削弱。

为此,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统筹配置全市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成都市教育局局长吕信伟向记者介绍说,所谓城乡教育一体化,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发展规划城乡一体化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教师配置城乡一体化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评估标准城乡一体化教育经费城乡一体化2010年,成都被国务院确立为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城市,这为成都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新平台,注入了新活力。

成都市教育局负责人告诉记者,2004年至2007年,该市总投资14.5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新建和改扩建410所农村中小学,覆盖全市96%的乡镇。2009年,投入资金9849.5万元,通过重建、新建、改造校舍面积7万平方米,消除村小建制,统一建成农村寄宿制小学或乡镇中心校校区。到2011年底,全市所有的223个农村乡镇(街道)都将建成1所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并以此带动村级幼儿园发展,实现农村幼教服务网络全覆盖。同时,全市所有街道(乡镇)都将实现至少有1所公益性幼儿园的目标。

城乡均衡不是平均,一体化不是一样化。为实现高位均衡,避免千校一面,成都市结合地区实际,打造了一批特色学校和区域发展模式。成都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表示,特色发展的理念,让成都市城乡教育形成了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素质教育新景象,在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也让老百姓感受到区域内的学校没有好差之分,只有远近之别。

     来源:人民日报(北京)  编辑:ron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