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轻松备考 > 阅读文章

“倒霉”实是错别字应是“倒楣”:典出科举

阅读:9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8/30 10:18:32
分享到:

  核心提示:如果名落孙山,该考生的家人就得把自家的旗杆放倒撤去,称之为“倒楣”。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0年5月17日16版,作者:佚名,原题为:《倒的是楣不是霉》  现代汉语中有一个词倒霉,也作“倒楣”(据《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其实,倒的只能是楣而不是霉。

  隋唐开始,科举成为当时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但千万人挤这一条“独木桥”,实属不易。为了求个吉利,考生在临考之前,其家人一般都会在自家门前竖起一根旗杆,以此为考生打气壮行——时人称这根旗杆为“楣”。按当时的惯例,发榜时,谁家的学子金榜题名,旗杆上就挂上彩旗迎风飘荡;如果名落孙山,该考生的家人就得把自家的旗杆放倒撤去,称之为“倒楣”。这就是今天的意义“遇事不利;遭遇不好”的源头。

  这样看来,写成“倒楣”才是正确的。(摘编自《你未必知道的典故》)

     来源:网络  编辑:bingxue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