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客运“零距离换乘”
完成枢纽场站设施的改造,初步实现公路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沈阳经济区内条件成熟的市际班线、农村班线实现客运公交化运营,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市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其中高速公路出入口客车流量高于3000台次/日和八城市主要出入口收费站将建设不停车收费系统,实现ETC车道与人工车道的互联互通。
实现就业信息等共享
提高就业信息共享水平。建立沈阳经济区就业岗位信息动态资源库,形成持续化、规模化的信息渠道;搭建沈阳经济区统一共享的信息发布平台,实现经济区内的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
扩大医疗保险“一卡通”的覆盖范围。在经济区各市选择医疗水平高、百姓认可的医院作为先行启动定点医院,完成和完善经济区医疗保险异地就医信息系统建设,尚未发行标准社会保障卡的城市将尽快完成卡的申请和发放。另外,还将增加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定点医院的数量。
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
共同建设沈阳区域金融中心,推进金融机构跨区域发展、金融创新与改革、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区域融资合作交流等,搭建股权投资平台、区域金融人才培训平台以及拓展区域产权交易平台,并共同防范金融风险。
实现验检疫一体化
实现报检签证、通关便利、检测工作、服务标准、政策措施、信息资源、执法把关、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一体化,通过检验检疫一体化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同城化,实现沈阳经济区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经济中心的目标。(辽沈晚报 记者夏雪 查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