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阅读文章

2014中考作文解析及标杆作文展示:吉林卷

阅读:35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8/6 14:54:45
分享到:

中考真题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60分)

作文(1)题目:那时花开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

2014510,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南开大学,共贺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

叶嘉莹,著名学者,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研究。70年的教学生涯,她为无数人传道授业。她上课喜欢随讲随写,年轻时每堂课都会写满一黑板字,写完再擦,擦完又写。她的手常因接触太多粉笔而过敏,手指常常贴着胶布。最近一次给南开学子上课,89岁的叶嘉莹站着讲了两个小时,一口水也没有喝。

迄今,叶嘉莹整理保存的讲课录音累计2000小时以上,音频、视频资料十几箱,以备老得无法讲课时,还可以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中国古典诗词是宝贵的文化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在庆典上,叶嘉莹如是说,我一生一世都热爱古典诗词,如果有来生,我还做教师,仍然要教古诗词。

满头华发,一袭黑裙,百花罩衫,一枚珍珠胸针……90岁的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

(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

名师解读

第一篇文章《那时花开》是命题作文。题目颇富诗意,题意简洁,关注的是考生的情感世界,是一道让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的好文题。写好这篇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揣摩关键词语。《那时花开》中的关键词即是花开那时花开的时间进行了限定,即开在特定的时间,可以是过去某个值得回忆的时间,也可以是未来某个值得期待的时间。这里的,可以是自然界的花,可以是校园里的花,可以是家里养的花,也可以是开在心中的花。这里的,可以是师生情谊之花,可以是家庭和睦之花,可以是同学情谊之花,甚至可以是世界和平之花。而花开则是以自然环境来衬托人们某种感情的抒发。

2、联系自身实际生活。当你和同学在初春的校园里漫步,花坛里的花儿正热烈地绽放,这花开见证了你的读书生活;当你和父母去给爷爷过生日,映着爷爷满脸的笑容的,是窗台上那盆怒放的长寿菊,这花开正是父母孝顺的衬托啊!你也有和同学或者朋友闹别扭的时候,两个人在老师的调解下,握手言欢,你们的心里不是正盛开了一朵友谊之花吗?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文章内容与自身的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尽快地进入写作情境。

3、工笔描摹诗意环境。题目中的花开在文章中应该有一个特写的镜头:写一朵花、一簇花或者一坛花争奇斗艳的景象,以此来烘托文中的人物,使人物的感情自然地抒发出来。纵然不是真实的花开,但我们为了突出文章中心的需要,不妨可以在文中描摹带有花开的诗意的环境,把人物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既增强了文章的诗意氛围,又照应了题目,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

第二篇文章是材料作文。试题给出了369字的材料《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材料展示了叶嘉莹教授90年来为传承中国古典诗词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现了叶嘉莹教授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体现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甘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私奉献精神。

写作时,可以从记叙的角度入手,写自己的某位老师无私献身教育的真实事件,也可以发挥合理的想像,记叙叶嘉莹教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课,因手指过敏而贴上胶布的过程,可以模拟写作叶嘉莹教授的日记,形成一篇展示叶嘉莹教授为传承中国古典诗词而无私奉献精神的自述文章。还可以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释热爱,成就精彩人生传承,每个中国人的责任等观点……行文中选择其中一个角度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12
     来源:网络  编辑:goldfishe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