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轻松备考 > 阅读文章

初中语文学习十四问之八:如何看“从终端规划语文学习”

阅读:32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7/30 15:40:04
分享到:

语文与数理化不同,数理化知识点的连接性比较强,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是为一元二次方程做准备;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是为二元二次方程做准备。显然,数理化知识系统的关联性更明确,易于把握前后学习的方向感,不会给人一种模糊、零碎的感觉。

语文则不同,字词学习需要的是识记能力,阅读学习则分为现代文和文言文两种阅读思维(或: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答题思维),作文有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之分。特别是到了初中,文本对象进一步丰富,学习难度进一步提升——因此,浩如烟海的语文,也常常给人一种琐碎凌乱、千头万绪,不知从何抓起的感觉。

诚然,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很难像数理化水平那样去精确衡量。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永恒难题。但作为学习者,如果我们只是从比较应试的功利角度去看待语文学习,则不必过分烦恼。

我素来提倡从终端规划语文学习。如何理解从终端规划语文学习?请看我下面的解释。

一、终端就是中考

有些家长经常向我抱怨孩子的语文基础不好。我一般会反问:您所说的基础是什么呢?这些家长通常会说,我家孩子课本字词积累不牢,而且文言文也有问题。

其实,站在中考的终端立场,字音字形不过是一道3分选择题。而初三两次调考和中考的字音字形考查范围也均以九年级字词为主,至多夹杂一些常考的四字词语。站在功利一点的角度讲,如果只是为了初三调考和中考,我们也犯不着从初一开始就死盯着孩子的课本字词积累。当然,如果你非要把课本字词积累抬升到提高文学素养的高度,那就另当别论了。可是,我也想提醒你,童话大王郑渊洁曾一再声称他的文章都是靠500个常用汉字写成的。可见,海量字词也不一定就是写好文章的唯一途径。

再说说文言文。文言文积累和字词积累一样,那也是浩如烟海的系统工程。但只要冷静分析文言文的中考考点,就会发现它也不是难如登天。中考文言文选择题一共三道,每题3分。第一道考常用文言文实词,重点是考一词多义。第二道是考常用文言文虚词,鄂教版重点文言文虚词是13个,常考的是六七个。第三道是考文意把握,考查对文章主要意思的理解。这三重选择题,前两个都是可以在考前准备。如何准备?其实有所窍门。

针对第一道选择题中文言文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不少负责任的老师都会替孩子总结。当然,有些老师是到初三才系统总结。鄂教版教材中常考的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的词语也就四五十个,如果你等不及老师总结,你不妨自己拿着鄂教版教科书做这项工作。每学一课文言文,你就把一词多义的词挑出来,配上文中的句子,做一个《教材中常见一词多义词语汇总表》,熟读熟记,日后做文言文选择题第一题时,就所向无敌了。

针对第二道选择题中的常用文言文虚词,我们的备考方法就更容易了。这类题的出法,通常是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几个含带同一虚词的句子,然后和考试时文言文中含带同一虚词的句子,比较用法上的异同。我们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考题中那些从课本中选出的含有同一虚词的句子,其实有不少高频例句,它们是命题者的老相好。以字为例,我所见的初三各类试卷中常出现的带字的高频例句有:

12
     来源:网络  编辑:goldfishe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