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二、“浙南最高的小学”校园里有103双求知的眼睛(图)

阅读:36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1/23 15:58:21
分享到:

              

通往大漈乡中心小学的村道,宽不过5。路旁就是一条溪流,水里放养着各色田鱼。沿途每隔一段,就有小桥跨过。再往两旁,便是民居。

找到大漈乡标志性建筑”——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时思寺,也就找到了大漈乡中心小学。

校长梅丛平介绍,这所创建于1913年的学校,起先办学地,其实就在时思寺内。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才从寺里搬出,成了比邻而居。

建校时,整个景宁只有3所学校,我们就是其中之一,很难得。梅丛平说。

爬上一段台阶,便是宽不到两米的走廊,这也是通往学校的大门。

除了挂在门旁的大漈乡中心小学门牌,其他一切都显得极陈旧。外墙上的红色标语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早已褪色不少。

粗水泥铺成的篮球场,是学生们唯一的操场。而北侧一幢两层瓦房,也是学校唯一的教学楼。

本来中间那幢两层楼,也是当教室用的。但房子实在太老了,鉴定是D级危房后,只能封掉不用。学校总务主任徐老师,指着破损不堪的水泥台阶说,这里,人都不敢走的。

即使还能使用的那幢教学楼,也挺破旧的:学生们每天走过的楼梯口,护栏上的裂缝已有两三厘米宽;教室头顶的天花板,一些木条已松动;教室里的窗户,也有关不上的了;教师讲台的油漆,早已脱落斑驳……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ron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