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教育部称3至5年治理择校乱收费 部分家长不乐观

阅读:28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1/22 18:49:01
分享到:

网易教育讯 据西部在线  11月初,教育部网站发布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力争三到五年的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并提出了10项措施治理择校费。意见一出,立即引起社会和家长的普遍关注。人们在表示赞成和欢迎的同时,也表示担忧和怀疑。

北京市民先生的孩子今年刚刚上初中,差几分没能考上离家最近的一所公办知名初中,学校通知魏先生,可以向与学校开展合作的一所民办中学上缴每年3万元的借读费,就能进入这所知名中学就读,只是孩子的学籍得放在那所民办学校。小学一年1万,初中一年3万,上完初中就得15万元。先生不满地说。

根据审计署的审计公告,截至200911月底,全国违规收取的择校等费用已退还学生或上缴财政384亿元,占审计调查发现此类违规资金总额的76%。这个数据只是择校乱收费的冰山一角。北京市民李萍认为:只要学校之间客观存在较大差距,只要家长还有一点能力,择校就不会消失。

有专家认为,教育部明确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费问题的时间表,表明了教育部门治理择校费的决心。这是对问题的正视,也是一种承诺。但很多人并不乐观,人们担心堵住了这头又有新源头,到最后只不过出来一串数字报表而已。

大家表示担忧的根本原因在于,一直半明半暗的择校费,家长和学校心知肚明且心照不宣。专家认为,择校费的存在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其背后隐藏着利益链条。如果不敢触动其背后的利益集团,治理择校费就是一句空话。何况家长处于弱势地位,治理择校痼疾则缺失了来自社会的监督。

教育部此次指导意见针对择校提出10项措施,包括规范招生入学秩序、完善招生入学政策、加快薄弱学校建设、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并要求制订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有专家认为,10项措施招招切中时弊,抓住了择校问题的要害。此外,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也给人们描绘了教育公平的美好愿景。

记者采访到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治理择校问题的路径已经很明确,关键是贯彻落实要不打折、不走样,要坚持执行到位,落实不到位要严厉问责。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使纲要确定的改革目标落到实处,必须解决教育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无法监管的问题,必须坚持严格的教育行政问责制,真正做到谁违法谁承担责任,谁违规必受处罚。(本文据西部在线)

     来源: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编辑:ron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