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那些年,我们这样过暑假

阅读:7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7/10 8:50:49
分享到:
那个年代,没有昂贵的玩具,没有iPad,也没有什么作业和管束,大自然就是游乐场。”“从来没听说过暑期班,家离得近的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写完作业,剩下的就是玩儿。”某培训班门口,等着接孩子的几个70后、80后爸妈在一起追忆自己童年的暑假,无比怀念。那些年,不一样的暑假是什么样?让我们来看一看70后、80后、90后所经历过的不一样的暑假。
  70后
  自由自在的“野孩子”
  讲述人:邵林,男,1978年出生 籍贯:南阳 职业:媒体人
  “儿时的暑假自由快乐。”这是邵林对暑假最直接的记忆,从小学到中学,没有那么多的作业和功课要做,也不用参加什么辅导班、兴趣班,暑假生活可以说是自由自在。令他最难忘的暑假记忆,主要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到山上用弹弓打鸟,另外一个就是下河捉鱼、游泳。
  在西峡长大的邵林至今还记得,在那条承载了童年欢乐的灌河边,一群小伙伴在水里嬉戏捕鱼。暑假的那些日子,最大的快乐就是把捉到的鱼用树叶包起来,埋在河边的沙地里,然后在地面上点燃火堆,十分钟之后,扒开沙坑、剥去树叶,香喷喷的烤鱼就可以吃了。“大多时候是直接吃掉,偶尔会奢侈一下,撒点方便面作料。”在邵林的记忆中,沙坑烤鱼简直就是绝世美味。
  “想去哪里跟父母说一声就行,自己脖子上挂着钥匙,家长不会不放心,也没有觉得不安全。父母都要上班,假期没时间管我们,既不担心我们输在起跑线上,也不操心我们无所事事,顶多就是督促一下:快开学了,作业写完了吗?”
  80后
  有学有玩,偷闲找乐
  讲述人:刘双燕,女,1983年出生 籍贯:驻马店 职业:中学教师
  80后的暑期已渐渐出现了补习班、特长班,但是暑假还是以玩为主,补习并不是主流。更多的假期时间,刘双燕是在家属院里和一大帮孩子捉迷藏、过家家。
  “在假期开始的头几天,我还会装模作样写一下暑假作业,但是一周之后这些便飞到了九霄云外,直到假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才会想起那本被遗忘在家里某个角落的暑假作业,赶紧找朋友把答案抄一下。”刘双燕回忆道,“接下来都是愉快的日子。每天爸妈上班之后,我便会第一时间打开那台比我还要老的黑白电视,从电视剧看到动画片,连广告都不会错过,那些年的常播暑期剧就是《西游记》和《新白娘子传奇》。”
  刘双燕也曾上过钢琴班、绘画班和书法班,但从没有想过文化课需要辅导,兴趣班的举办者也大多是学校或文化宫的老师。“那时,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也没有考级和加分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让孩子学着玩儿,有点跟流行的感觉。”
  90后
  小学玩乐,初中补课
  讲述人:范阳,男,1994年出生 籍贯:鹤壁 职业:学生,大一在读
  在范阳看来,小学和初中的暑假是完全不同的。小学时的暑假以玩为主,大部分时间和爸爸一起去旅游、钓鱼,他还参加了市青少年宫的游泳队。由于没有什么作业压力,他还会在暑假和同学看电影、打电玩。“当时具有科技性、教育意义的场所比较少,常常有无处可去的感觉。”
  然而到了初中,范阳的暑假已截然不同。各种辅导班兴起,中考压力很大,学习成了假期的主要内容。“班里不少同学都报了辅导班,以学习成绩中游的同学为主,其中很多是被父母送去被迫上课。”范阳说,“我爸妈属于比较开明型的,我不愿意去,他们也不逼我,但是,会监督我写暑假作业,让我制订学习计划。那个阶段的暑假生活,重要构成就是:做作业+做课外题+读书。”
  闲言碎语
  暑假是什么?在70后眼中,暑假是无拘无束、无需设防的大自然,小伙伴们像一群飞入丛林的小鸟;在80后眼中,暑假是一台电视机,是几部轮播电视剧,假期像午后慵懒的蝉鸣;在90后眼中,学习开始提速,暑假被学习占去一半。将来的00后回忆起自己的暑假,会是什么样子呢?
  越来越高的楼、越来越紧闭的门,让00后们失去被散养的空间;学业竞争的升级让他们在暑假放下了书包却放不开课本;为了拥有一技之长,吹拉弹唱是暑假行程单上的常设科目……
  当年以捉鸟、摸鱼,看《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打发暑假的70后、80后们成为“00后”暑期班的消费大军,70后、80后的爸妈要养房、养车、养孩子,却失去了陪孩子的时间……这其中有情不得已,也有顺势而为。
  暑期报班也好、学艺也罢,有无奈、有纠结,但更多的还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向上,再向上。
  这些游戏,你还记得吗
  捉知了:提到80后们小时候暑假的娱乐方式,捉知了算是比较普遍又好玩的一项。找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用铅丝做成一个圆环,用一个塑料袋套在上面,然后来到树下,循着知了的叫声套知了,多的时候一个下午能捉三四十只。如果没有合适的东西往圆环上面套,就在屋檐下找蜘蛛网,将蜘蛛网缠到圆环上,粘知了也很管用。回家的时候拎着满满一袋知了,超有成就感。
  玩弹珠:这个或许不算是暑假的特有项目,但在树荫下,几个小伙伴一起拿着弹珠在斑驳的光影里打弹珠,是许多男孩子们才能体会到的暑期乐趣。
  那个时候弹珠的来源大多是家里的弹珠跳棋。有一天,老妈拿出跳棋打算和老爸娱乐,才发现棋格里的弹珠已经所剩无几。实际上,男孩子们更把赢取对方手中的稀有弹珠当做一种纯朴的竞争与搜集乐趣。
  跳房子:准确地说,跳房子游戏是女生的专利。想当年,暑假里玩这个游戏大多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得在晚上,一般到了晚上家长就不让小孩儿离开家太远,而那个时候灯光设施还不像现在这样完善,很多地方就那么一盏小小的路灯照亮一小块区域,跳房子这种不需要太多空间的游戏便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二是一起玩的人要静得下来,因为在一些玩惯了打仗、弹珠、爬树的男孩子看来,跳房子这种运动简直“娘得令人发指”,而且一个人跳时另一个人只能在一边傻站着,简直就是没办法愉快游戏的节奏嘛。

  本文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来源:网络  编辑:xhz2627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