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8日,全市18000多名考生将上网填报中考志愿。中考志愿既是招生考试机构投档的重要依据,也是招生学校录取新生的必要条件。昨日,市中招办提醒,凡没有通过省中招平台填报志愿录取的考生,都不予注册高中学籍。
任何人不能代替填志愿,更无权更改
考生网上填报的志愿,是中考统一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考生必须妥善保管好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的用户名和密码。同时,要综合本人的实际情况正确填报志愿(含征集志愿),否则考生将无法参加全市统一的投档录取。
本着“谁填报、谁校对、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任何人不能代替考生填报志愿,不能代替考生校对志愿。对受到外界干扰而不能正常填报志愿的现象,考生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或招办反映。
考生登录中招网上志愿填报系统后,一定要更改初始密码。密码的设置要有一定难度(不少于6位数),注意不要使用过于简单、短小和有规律的字符(如本人生日)作为个人密码。修改密码后要妥善保管,不要向外人(包括老师)透露。对于考生丢失密码导致的填报志愿,与考生本人或家长意愿不符的问题,由考生自行负责。
修改志愿后要及时保存,否则无效
在规定的网上志愿填报时间截止之前,考生可在网上对自己填报的所有志愿进行修改。考生在网上修改志愿时,应注意也要按照网上填报志愿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修改的志愿无效。
修改志愿之前,可重新填写志愿草表,与原填报的志愿一一对照。然后,将网上需要修改的志愿删除,重新在网上输入修改后的志愿。
仔细核对重新填报志愿的学校名称和代码,避免错填志愿。不要反复多次上网修改。网上填报志愿有规定的程序和步骤,反复上网多次修改志愿,既给考生增加巨大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慎重决定自己每一个批次的每一个志愿。
修改志愿后,要点击“保存”,否则无效。最好在退出系统前进行“志愿预览”,复核修改的志愿是否准确,是否有错漏。多次修改志愿,只以考生最后一次保存、安全退出的操作为准。
要注重填报志愿的顺序,以免掉档
志愿顺序,是指在同一个批次内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的先后秩序。
在同一个批次的同一招生范围内,先投第一志愿。即在每一个批次中,首先依照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按第一志愿考生的中考成绩从高到低排。通过网络投档,将符合条件考生的有关信息提供给招生学校,由学校选择录取。
当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再按照同样规则投第二志愿,依此类推。考生一旦被填写在前面的第一志愿学校录取了,就不能再参与其后面填报志愿学校的重复录取。所以,考生要慎重填写志愿学校的顺序,认真填写同一批次的第一志愿。
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志愿填报,超过规定的截止日期,系统将关闭、不允许再填报,视为自动放弃志愿填报。在规定时间内,考生可多次上网填报或修改志愿。网上填报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如有网页打开缓慢属正常情况,要耐心等待,不要频繁“刷新”网页。
考生每次登录系统后的填报时间为20分钟,若超过20分钟,系统将自动退出。如果考生还要继续填报或修改,可在5分钟后再次登录系统。考生不要在截止时间之前几小时内集中填报或修改志愿,以免网络不畅或其它因素,影响考生不能及时登录指定网站,无法顺利填报志愿。
填报征集志愿也要看成绩,还要注意时间
录取过程中,在每批次的各个志愿录取完成后,对仍没有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市中招办将公开学校所缺额的招生计划数。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网站再集中进行一次网上志愿填报。
考生填报征集志愿,要注意查看征集志愿计划信息。征集志愿的前一天,市中招办将在新闻媒体公开学校所缺额的计划数等相关信息。征集志愿当天,考生也可在中招办指定的官方网站和新闻媒体查阅征集志愿相关信息。
另外,考生要注意时间和地点。从公布征集志愿相关信息到志愿征集截止的时间较短,截止时间一到,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自动关闭,考生将无法登录系统填报,从而失去最后一次填报的机会。
填报征集志愿的考生,必须是没有被录取的,并且中考成绩达到了相关录取批次最低录取分数线。要严格按网上填报志愿的步骤和要求,上网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