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成功立项市级重点课题《中学高效四步自读教学实验与研究》,此探究的是一种教学实践模式,由“复读”“自读”“辨读”“练读”四步组成。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了尝试,体验到颇多乐趣。
一、“自读教学法“模式特点。
“自读”是一种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是学生自觉地去“读”出教材,“读”出规律来,“读”即寻找联系,发现问题,自读教学法是新课标在教学中的具体展示,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自读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减少讲解内容,通过点拨、诱导、使学生在自读过程中自觉的读出道理,逐渐形成自学能力,其目的就是要解放了教师,调动了学生,激活了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它是物理新课标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模式,易于操作。。
二、自读教学的理论探索。
自读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自悟的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是这种主导会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而逐渐减弱。充分体现发现学习的优势,注意了“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的结合,学生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能力,主要是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在研究方式方法中,使学法与教法统一起来,并充分重视学法地位,把教学中心从“教”转到“学”。
自读教学法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实践地位,强化了内因的作用,逐渐减弱了外因的强化。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求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思考、领悟和实践学到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自读”的过程是对信息的输入,处理加工、形成自己独特一套知识体系,也就是转化成自己的“血液”。然后又在实践中“输出”自己的知识,检验知识,优化知识,淘汰那些过时的、陈旧的、无用的知识。形成输入——处理——输出的良好循环过程。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处理知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自读教学法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而且注意了非知识因素的培养,智力因素的开发,前面也淡得比较多,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则是“自读”的目的的所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加强,成功体验的喜悦。可以激发中差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难点又激发优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自读”的过程中,既训练了学生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毅力,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又增强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师角色,一个中学物理教师的水平不在于能够讲出多少深奥的物理知识,而在于把大纲要求的最基本的物理知识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学会应用这些最基本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重于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会学习、总结、学会归纳、学会理出要求、找出物理规律、原理等。并能运用这些物理原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能动性和主体性,并对总结成功者或者趋于准确者给予鼓励,并使每个人都开动脑筋从表及里,由潜入深,由知识点而能力,一层一层的指导学生去自学。遇到困难,给予适当的辅导和讲解,不同层次的知识给予协调,使其统一到每个学生的思维中去。重视学法,课堂上老师提出要点后给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和练习或操作。
三、“自读”教学的实施。
教师复习导入,勾勒重点;学生课前复读,掌握要点。
复读实质上是对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的结合点,对识记、理解的强化,让学生用很短的时间加以归纳、概括、提升,为新课打基础,然后再显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课堂复读突出基础知识的复习。学生对教材的重点知识要掌握和巩固。上课时,教师首先用具有“诱惑力”的上节课已学知识的疑惑点导入,让学生很快被“迷住”,让学生直入复读的角色,从而因势利导进入新课自读。
教师明确目标,指导要点;学生新课自读,提出问题。自读是对新课新知识点的必要的再预习,是对教材的取舍,让学生用很短的时间加以归纳、概括新知识点,找准重、难、疑点,为深入研读、理解教材作准备,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归纳、理解的能力。物理定理等需要记忆,但更需要的是理解和融会贯通。在进入新课自读时,应及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知识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时有的放矢,提高学习和听课的效率,为提高能力的辨读做准备。
教师收集问题,解难释疑;学生能力辨读,分组讨论。辨读”主要是学生根据教学要求辨析新课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疑点”“知识点”。它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一起“交流、沟通、分析、综合、概括、提炼”。让学生在辨读中质疑,在辨读中积累,在辨读中品味。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学生根据辨读或者实验,提出问题教师收集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上面收集的问题。学生分组推代表发表意见。教师点拨、诱导。并让优生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教师归纳评价。
教师发散思维,归纳评价;学生发散练读,发现规律。“练读”指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在完成相关作业中遇到了疑难问题时自己再一次阅读课文,用“练读”取代传统的“应差作业”的被动学习过程。对必须掌握的内容,留下一个清晰而牢固的印象,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主动去找寻释疑解难的有效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已知”解决“未知”的能力。教师提出的辨读纲要。学生根据自学或者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观察,指导中差生。
以《串联电路电阻》为例设计如下:
复读课题。引言是:“前面我们用实验得到了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U总=U1+U2+……,电流关系: I总=I1=I 2=……”那么电阻关系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己猜想(有的学生可能会猜出R总=R1+R2+……)
自读课题:①想出原理——②设计电路和表格——③画出电路图——④连接实物——⑤操作、观察、记录——⑥分析数据.(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来研究,学生质疑——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辨读课题:学生自学讨论用理论法研究。①回顾旧知识——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以及欧姆定律——②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推导(学生分组讨论后,请一生到黑板前来板演,教师点评。)
练读课题:应用知识解题:现需25千欧电阻器一只,但手边只有10千欧和5千欧电阻器若干,怎么办?让学生讨论后回答。
引题时虽然只用了几句话,但击中了学生的“求全”心理,既然电压关系、电流关系都存在,那么电阻关系也一定存在。从而激发了学生求全欲望,这一引发具有强烈的调动性。一连串的引导程序纷至沓来:想出——设计——画出——连接——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回顾——推导——应用。使学生的口、手、眼、脑在合理的顺序中相继动了起来。这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或者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活泼、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