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知识,是指潜藏于历史课本中不易为人注意而又常考到的知识。我们在进行历史学科的复习中,要注意对这些隐性知识的挖掘和掌握。
一、目录标题中的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等等无不体现着该阶段的时代特征,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二、跨章节中的知识
这类知识,因教材的编写体例,或隐形于背景,或隐形于因果,或隐形于时限,或隐形于补述,或隐形于删简。如战国时的长平之战隐形于秦统一的背景;曹操及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东汉史实隐藏于三国鼎立一节;916年阿保机建国契丹隐形于五代时限之内等等,因此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三、插图中的知识
通过图案插于课本,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重要,减少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学生所忽视的隐形知识。如隐形于扉页彩图中的《步辇图》,就体现了唐与吐蕃和亲的史实,以及阎立本的代表作品。学习时,对插图的隐含的知识不可忽视。
四、地图中的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课本的历史地图之中。如元朝时期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但是具体怎么管课本正文没有涉及,“元朝疆域图”就涉及到,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政院。从而是唐、元、清时期西藏地区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更是潜藏着许多重要知识点,如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宋代名港明洲,在明代却叫宁波,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所以,学生在对教材的学习中,应该结合地图加以分析和消化。
五、注释中的知识
注释是对教材部分内容的补充说明,按说没有多少必记知识。可是考试中不排除在这出题,一些出人意料的题往往就出在注释上。如试问元朝某商船从刘家港出发,到大都做生意,必须经过那条运河,答案为通惠河。元朝正文部分只提及元世祖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而没有提及到运河名称,在课下注释中则进一步解释,结合插图才能完成答题。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注释表述出来的,所以在学习时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