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轻松备考 > 阅读文章

名师点评2014长沙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142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6/30 12:03:46
分享到:
红网长沙6月17日讯 6月16-18日,是长沙市中考的日子,近7万名初三毕业生参加这次考试(18日,76643名初二学生参加生地会考)。第一天考试的科目是语文和理解综合。不仅大家最为关心的作文题与生活相关,整份考题中随处可见鲜明的时代特色元素。
《舌尖上的中国》、《爸爸去哪儿》、长沙地铁2号线……在2014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卷中,各种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新鲜的事件都出现在各种题型中。
同时,有着民族、传统元素的内容也占据了不少范围。第一大板块“积累与运用”中的第5部分是综合运用,占到了6分,是本次考试新增设的题型,核心是了解节日习俗、讲述节日故事,还要求策划“传统节日与传统文化”的班会活动,写出自己打算设计哪些活动项目。
语文考卷满分120分,其中作文占到了40分。今年考试的作文是二选一,题目一是《那份不一样的真情》,题目二是“我们一起品味过的__(快乐/忧伤)”。这两个题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的情感世界,不拘泥于课本中的知识点。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初三年级的一名男生说,他在作文里写到了一次交流活动认识的一名法国朋友,在他回法国之后,两人发生的一些有趣又温暖的故事。而不少女生则表示,会选择题目二,感觉更好写一些。“将生活中发生的一件特别的事情扩大,就会有话说,考试也顺利完成了。”一名女生这样告诉记者。
[教师点评]考题基础来源于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
麓山滨江实验学校语文高级教师钟武伟认为试卷结构同往年大体相当,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求变创新主要体现在更注重时代性、地域性和生活化,不少题目极具时代感。
另外,考试更注重考查语文知识、能力的迁移与运用。例如第一大版块第3题以对语言得体的考查替换往年对语言连贯的考查,这对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大版块中古诗文的阅读题此次变化较大,两则材料一改往年中考材料选自课文的惯例。古诗词材料《卜算子·咏梅》虽出自教材,但不是出自课文。文言文材料《曾巩》源自课外。但试题考查的文言知识与能力均来自课文。考题提示今后的语文教学仍要以课文学习为基础,但不能拘泥于课文,要适度拓展,灵活运用和迁移所掌握的文言知识与能力。
     来源:网络  编辑:然然冉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