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堂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如何做好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本人就此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同行们研讨。
一、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对实验的考查,不仅从学生实验发展到演示实验,而且已从简单的背诵实验知识转向考查对实验的思想、原理、方法的理解上,重在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例如,1993年是用干涉法检查平面的实验,1994年是简谐振动图像的演示实验,1995年是光电效应演示实验,1996年是运用静电计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量的决定因素,1998年有关光电效应的演示实验和LC振荡电路的演示实验。但实验题的得分率都不高,反映了目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改革演示实验教学。
二、如何做好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1. 重视演示实验教学,加强能力培养
目前,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原因之一就是物理教学中缺乏实验。因此,在我国中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我们对物理实验教学,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了研究好这些课题,教师必须研究教材中哪些实验学生感到抽象、接受困难,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解决方法,努力开发一些直观的演示,同时在教学中引进近代物理学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新成就。如“分子间作用力”演示,可在两只乒乓球间夹上一段弹簧,球的外侧套上橡皮筋,平衡时,引力等于斥力;增大球距时,引力大于斥力;缩小球距时,引力小于斥力。
2. 在演示实验中增加学生的主动性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因此,在演示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甚至在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内容,加深印象。
如在“楞次定律”教学中,笔者变原来的课堂演示实验为边做边讲实验,每两位学生发一套实验器材(干电池、电流表、原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实验中让学生首先观察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再观察原线圈的电流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对比、总结出感生电流所引起的磁场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最后训练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并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从而顺理成章地写出楞次定律。
3.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中学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对知识的正确与否加以验证,加深对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认识。但对学生在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方面不能得到锻炼,而探索性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到作用。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尽量再现实验的设计过程,多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以此渗透物理思想,启迪学生思路。
如在“牛顿第二定律”教学中,笔者将这个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其研究方法:①边学边做实验:首先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做实验,使学生从实验中初步认识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的质量m及它所受外力F有关。然后,笔者再演示教材上的实验,规范操作,这样,使学生对a和F、m的关系获得感知。②探索知识:指导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列表、画出a-F、a-1/m的图象。③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在推证过程中,学生就自然地对核定的研究对象、成立条件、使用范围、注意事项理解的很清楚。
4. 合理利用多媒体,优化演示实验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系统科学的观察和方法,组织多媒体信息,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以实现教学优化,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可见度小,不易观察,且只能水平演示、观察的内容,例如水波的干涉、衍射现象,用发波水槽借助投影仪演示,既起放大作用,又使其有动感,使学生看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对学生脑子里形成正确概念有极大帮助。但还有部分学生对波的叠加原理难以理解,又缺乏想象力,为此笔者又用计算机模拟制作了一条直线上传播方向相反的两列波的叠加,可十分形象直观地表现波的叠加,学生容易理解,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之,物理课堂演示实验要与学生的分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的四方面基本实验要素:一是仪器使用的一般知识;二是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的知识,特别是图线处理数据中,区分已知规律与未知规律的不同方法;三是间接测量的基本知识,要从测量出发理解实验装置、原理、方法、条件保证、操作步骤及数据记录与处理;四是验证性实验的验证思想,特别是要懂得将理论结论与实验结论相比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