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做好演示实验 提高教学效果

阅读:11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5/21 11:51:25
分享到: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物理中大多数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理论都是通过观察、实验,然后分析概括出来的。演示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十分重要,许多物理现象、原理、定律,如果教师只在讲台上反复讲解,在黑板上进行图解,学生往往不能理解和掌握,我们深刻体会到不论是基本概念的建立,还是物理规律的导出或难题的突破,大多可以通过课堂实验来完成。实践证明,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演示实验既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还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下面谈谈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演示实验的作用。
  一、引导性、启发性的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教师从启发性演示实验开始引入新课,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向学生显示新课题的目的性。这类演示实验,要求实验装置简单,显示现象鲜明、清晰,能充分说明问题,以便学生观察和思考。例如“大气压强”这一课的教学中,引入新课的“水杯—厚纸片”实验,一开始就出示空杯和纸片,把纸片盖在空杯上,用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置过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松开手后,纸片掉下来;接着在杯中倒满水,在杯子盖上纸片,再把杯子倒置过来,松开手后,会看到不仅纸片不会掉下来,而且杯中水也不会流出来,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支持着纸片和杯中的水呢?是空气。这说明大气也有压强,就这样引出新课。这一类的演示实验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引导到所要研究的现象上,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而且实验所揭示的现象本身就提供了思维的方向,因而这类实验具有鲜明的启发性,有利于教师因势利导引入新课,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作为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基础,增强学生感性知识的演示实验
  在物理教学中,对于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或定律,如果学生没有相关的感性认识,一般应先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感性的知识作为认识的基础,并提供学生思考问题的途径,这一类实验主要是为了增加感性知识,使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这一类型的演示实验应达到如下要求。
  1.所选取的实验要注意科学性,而且必须是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效果好的实验能够通过现象揭露本质,从而说明问题。
  2.实验装置力求简单明了,操作方便,重点突出。如果所用仪器过于复杂,学生往往被复杂的细节所吸引,影响对主要现象的观察和理解,容易分散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实验手段要先进,实验时间要力求经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现象要扼要、明确,不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实验本身的启发性要强,实验过程要启发学生思维方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运用演示教具时,必须指明观察什么,而不是看热闹,使学生弄清产生该现象的条件,然后按照演示的顺序进行逐步观察。在观察现象和变化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而不以观察现象为满足,让学生养成研究的习惯,初步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并在实验中培养创造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验的能力。
  4.这类实验应采用边讲解边实验类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主要现象和现象变化过程。要让全班同学都看得清楚,因此实验的直观性、明显性要强,实验现象必须明显、清晰、准确、效果显著,使学生获得深刻、难忘的印象。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实验中所要演示的主要现象,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现象,更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要指导在什么部位发生的什么现象。教学演示仪器应选大型的,刻度要粗些,读数的数字要大,安放的位置要恰当,要注意仪表的背景,尽量使全班同学都能直观观察,而且实验装置和所观察的现象要有足够的可见度,让所有学生都能看清楚。还可采用预先制好的幻灯片,在课堂上配合放映,也能收到良好的演示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则认为,学生有一些生活经验可以代替某些演示实验,我认为这种“代替”是不全面的,不深刻的。虽然某些生活经验可以用来验证某些物理规律,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这些经验,同时,这些经验并不是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和体会所感到的。因此,课堂演示实验有必要使学生重新观察这些物理现象,再和生活经验加以印证,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来源:网络  编辑:xhz2627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