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新教育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探究

阅读:11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5/21 10:49:06
分享到: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就课堂教学谈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
  一、走进生活,发现物理
  1.广泛收集实验器材,为课堂探究做好充分准备。其实生活中的许多日常用品都是利用了物理知识生产制造出来的,倘若我们善于将物理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实验的器材、课堂的教具便俯首可拾:一根筷子、一把汤匙、一支圆珠笔杆,甚至是手指都可以作为光学的教具;一次性纸杯可演示小孔成像的关系,等等。试想一个喝完了水的矿泉水瓶又能帮助学生们做多少实验?弄清多少物理规律和问题呢?
  物理的学习离不开测量,测量离不开工具。以刻度尺为例,单是卷尺也不下十几种。学生在收集到这些工具的时候,自然就会对它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以致在收集的过程中急于探究它们的使用规则、制作原理,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长度、时间及其测量》时,教师事先让学生分为两组,同桌两位同学分别回家寻找长度的测量工具和时间的测量工具。上课时,教师先让同学展示长度的测量工具:有皮尺、竹尺、卷尺等等。在同学们展示的过程中,有的同学还能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及优缺点。
  2.收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课堂学习准备第一手材料。在物理课堂上,通过课前收集生活中的相关信息,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并且养成了虚心、好问、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今年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时,有一个同学忽然问我:“老师,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讲见到‘鬼火’时要把鞋子退下来倒过来穿,鬼火就追不上你了,这是不是也与流体压强有关?”我及时地启发:什么时候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什么时候空气流速慢、压强大?经过我们的一番讨论,这个同学高兴地说:“我明白了,老师,看来老人们还真有办法,虽然把鞋倒过来穿跑不动,但却能把鬼火给丢到后面了”。
  二、回归生活,应用物理
  1.运用物理知识,提高应用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进行,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越来越重视。新课标不仅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部分同学虽然对物理规律、概念、实验能够熟记,但对他们的原理、技巧弄不清,理解不透,更谈不上应用这些规律、技巧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回归生活,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物理来源于实践,揭示自然规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们将来的代步工具必然是汽车。安全就成了重要的隐患。围绕着汽车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物理知识(惯性、摩擦、杠杆等等)的安全教育;电已广泛地进入家庭,你总不能接个小线头也去求人吧。通过这些点点滴滴使他们懂得了物理在他们一生中的价值,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
  三、制作发明,创新物理
  在学完《磁场》后,学生们自行设计制作“指南针”。有同学对这一过程刻骨铭心:他找来几根大头针、缝衣针、子母扣。将磁化后的缝衣针穿到子母扣上,让大头针当支架,便做成了非常灵敏的指南针。但大头针必须用手捏着,不能放到桌面上。怎样使大头针有一个较大的“底座”?他先后试用了纸板、萝卜块,效果都不理想。后来,又改用图钉当底座,效果也不理想。教师及时鼓励:“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再想想。这可是你制作的一个技术难题,任何发明、制作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老师相信你能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后来,他是用蜡油把大头针固定在纸板上当指南针底座的。我问他怎样想到的,他回答:昨天晚上因为停电,在点蜡烛写作业时,把蜡油滴在桌面上,蜡烛就能立在桌面上,因此受到了启发。由此看来,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动作,都能给学生以启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了学生克服难题、改革技术的信心。
  总之,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清楚地认识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内涵,进一步更新了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来源:网络  编辑:xhz2627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