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实验器材缺乏,无法正常实验,不得已把做实验改为讲实验,学生听的没趣而我讲的也乏味,偶然做一次实验,学生就欢呼雀跃纪律难以维持,效果可想而知。一年来我在八年级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试验和思考,在这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实验力求取材简单 学生能做
课本中提供的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如果自认为对我的学生不适合、或找不到相应的器材,我得尽力找一个适合学生的方法、找一些易取或易制的器材。力争达到我课堂上能做的实验学生回家也能做,甚至在课堂上就能立即与我一起做,从而消除实验的神秘感。且在动手的同时学生易于也乐于观察、归纳。
例如:“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课本中提供的是小车带斜面的轨道,这些一般的农村中学都找不到。我上课时要求学生用课本和文具盒搭成斜面,用固体胶或圆形半截铅笔当做小车,学生忙的不亦乐乎,玩了一堂课却比我以前讲一堂课效果好。再如:课本中“做两个惯性小实验”A 实验需玻璃杯、塑料片、硬币,虽说器材容易找到,但学生课堂上不能做,回家后大部分学生也懒得找光滑的塑料片,而且即使做了很多学生的效果也不明显。而我要求学生将修正液放在物理课本上,猛然抽取课本,学生做了还要做。
二:实验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
以往在实验前,我会对学生说:“实验不是玩,做某个实验目的是什么。”可做实验时还是乱哄哄的,教师不知如何讲,学生不知如何做。如果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认知矛盾时,他们会立即明白现在做这个实验目的是什么。因为是他们急于弄清是非而要求的,这样当教师实验时他们会鸦雀无声,观察结束他们会议论纷纷,有的会对一些细节提出质疑,不服气的还会提出亲自做一下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例如:在上“认识浮力”时,我设计了一个生活中的实例,为了掏掉进一个小洞的乒乓球,球没逃出来还掉进去一元硬币。学生立即知道灌水乒乓球会浮起来,可我说硬币也会浮起来。学生哈哈大笑说乒乓球受到浮力而硬币不受浮力。我说受到浮力学生说不受浮力,问题自然来了,这时立即有学生说实验一下。学生没想到我设计的铁块受到的浮力比乒乓球受到的浮力还大。课堂一片哗然,不断传到我耳朵里的是:还真受到浮力呢、这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呀、浮力的大小应该与什么有关等。学生自己觉得需重新认识了。
写两点感受 供同仁探讨 期抛砖引玉。
来源:刘圣元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