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柳州]2014年中考说明 政治

阅读:14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5/9 20:39:15
分享到:
 思想品德
一、考试目的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广西关于中考改革的精神;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在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三、命题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融入生活、突出地方特色”,凸显思想品德课程“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时代性”的特点。
(一)导向性原则。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国内外重大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事件为载体,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将正确的价值观蕴涵在试题之中,体现学科德育功能和价值取向,突出时代性和教育性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础性原则。严格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充分体现“两试合一”的特点,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考试内容的基础性。
(三)科学性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和形式科学,文字表述简明准确、图表清晰,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难易适当,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四)全面性原则。在全面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在具体、开放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考试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所规定的内容。所用的教材是2014届初中毕业生使用的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七、八、九年级实验教科书。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
年级 单元 具体内容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相处之道
第五单元 走近法律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诚信为本
第五单元 守法护法
健康成长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和第三节 我们的财产权利
做理智的消费者
第四单元 做负责任的公民
第五单元 生活在法律的保护中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
第二单元 走进小康时代
第三单元 融入民族大家庭
第四单元 关注我们的人身权利
第五单元
第二和三节 树立法律的权威
我们也有监督权
九年级
(全一册) 第一单元 世界在我心中
第二单元 关爱自然 关爱人类
第三单元 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
第五单元 迎接挑战 设计未来
2013年7月到2014年6月国内外重大时事,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六、考试形式与时长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组卷方式:政史同堂分卷;考试时间政史合计120分钟。
七、试卷结构
(一) 内容分值比例:
总分为60分。其中心理、道德部分约20%,法律部分约35%,国情部分约45%。
(二) 题型及赋分:
单项选择题:14题,每题2分,共28分;
简答题:2题,每题6分,共12分;
材料分析题:1题,10分;
实践探究题:1题,10分。
(三)试题难易比例:整卷难度系数0.70左右。容易题(P≥0.70)、中等题(0.70>P>0.35)、较难题(P≤0.35)的比例为6∶3∶1。
     来源:网络  编辑:goldfisher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