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谈初中物理教学的艺术性

阅读:19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5/6 18:49:03
分享到: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程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一、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
  初中物理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爱好,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留意,从而启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爱好。因此教学手段应用和教师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在连续的爱好中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力,从而为顺利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任务提供有力的保证。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的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记得我刚走上教育岗位时,学校里有一位数学老教师上课的语言特别有趣,学生上课感到很“有劲”,教学效果也相当不错。据了解,这位数学老师的夫人是一位评弹文艺工作者,而他本人年轻时也是位评弹票友,因此这位老教师语言表达上很有特点,有时上课讲解中还不断夹杂些苏州地方话,尽管这不很规范,可趣味性特强,其教学效果当然相当不俗。
  我结合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优势,逐渐地将这种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方式移植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加强学生物理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指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是消除现代文化中两种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隔阂。”从历年的中考阅卷中可看到,相当多的考生说理、论证及表达能力较差,缺乏规范性。新课标下的物理教学,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必须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笔者在物理教学中发现,在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出相当薄弱的阅读、表达能力,主要表现在:
  1、稍长的科技文章读不懂,获取信息能力差。信息社会的今天,需要具备从大量杂乱的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新课标下的中考已把获取信息的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要求,新题型“阅读研究题”正体现了对学生这种能力的要求。
  2、不能用简明准确的物理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像语言)来表述有关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一系列物理问题。新课标下的各类考试题中,对物理表述能力的考查越来越重视,从填空题、实验题、论述题到计算题都加强了对表述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各实验区的考题,明显加强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要求。就这类表述试题而言,本身并不难,然而得分率却都不高,反映了学生表述能力不足。物理表述能力的高低,恰恰反映了学生理解和运用物理语言的能力。
  3、物理题的解题格式上不规范。很多学生在物理解题时,很少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不假设未知物理量,对出现的物理量符号不作交待,导致物理解题过程思路混乱,甚至乱用、乱套物理公式。没有一定的物理表述,是说不清楚物理解题过程的。
  三、初中物理理论美
  实践证明,物理学理论是关于物质结构和物质基本运动形态的真理,所以它是美的。其理论美一方面来源于对自然美正确的、能动的反映,即由真由善而达至美;另一方面来源于它自身严谨的逻辑结构,即由理论的一致、和谐组成的内在美。
  牛顿力学把纷纭复杂的自然现象归于一统,把天地万物间的相互作用统一于他的理论框架之中,首次实现了对自然科学的大综合,使人类第一次从杂乱中理出秩序、从偶然中看到必然、从原因中导出结果。在他的经典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提出了四条法则,定义了八个基本概念,推导出三条运动定律,然后极其简洁、明晰、严密地演绎出大至宇宙、小至砂粒的和谐的机械运动图景,给人以至善至美的强烈印象,以至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被尊奉为自然科学的圣典。虽然由于科学的发展暴露出牛顿力学的局限性,表明它只是真理长河中一段清沏明静的河湾,但是在它的有效水域中,依然是那样秀逸迷人,风采不减当年。
  至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堪称当代科学美的典范。它集经典物理之大成而加以发展,以空间几何化为工具,把空间与时间、质量与能量、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惯性系统与非惯性系统一起来,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都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觉。
  因此,我们不应该把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对立起来,而是要发挥各自的特点,做到优势互补,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如果我们能真正从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之间找到恰当的切入点,给传统教学一个稳固可靠的支点平台,那么我们就可以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逐步向现代教学的高层次水平发展,从而使现代教学成为学生一生发展的基础需要。
 
     来源:网络  编辑:xhz2627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