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轻松备考 > 阅读文章

2014中考作文技巧谈之抢分秘籍“三分长像,七分打扮”

阅读:46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4/17 11:33:37
分享到:

二、选用成语。

成语言简意赅,是中国文化长期积淀下来的语言精华。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独特的表达功能。如:妈妈不甘示弱。她早有心计,要我介绍一些有关饮食菜肴的信息。我就拼命投其所好,介绍现代饮食的五大趋势,十大营养食品,有助于防癌的食谱-------妈妈不但学得认真,还能立竿见影,随即在厨房里结出硕果,犒劳大家。

这段话运用不甘示弱投其所好立竿见影等成语,把读报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写得有声有色。

三、运用俗语、谚语、歇后语。

俗语、谚语、歇后语较之诗词、成语,似乎不能登大雅之堂。实则不然,好的俗语、谚语、歇后语能收到出奇制胜、雅俗共赏的效果。就如吃多了大鱼大肉之人对新鲜蔬菜水果的喜爱。如《红楼梦》中作家为了突出尤三姐刚烈性格的一段话:你不用和我花马掉嘴的!咱们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你别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呢!-------”

只这些通俗易懂的话语,把一个泼辣大胆的尤三姐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四、渗透科学术语。

适当地渗透其他学科的语言,能使作文语言活泼、新颖。如:《陈毅市长》齐仰之的一段话朋友?工作的时候只有元素、分子量、化合、分解是我的朋友!------好,你说吧!-----不,我早就声明过,政治是与我绝缘的,我也绝不会溶解在政治里。------我是化学家,我干吗要去参加政府召开的会议?

这段文字中,作者用元素、分子量、化合、分解

绝缘溶解等化学术语,使文章的语言幽默诙谐、生动活泼,增强了文章的含蓄性、风趣性和幽默感。

五、运用修辞。

恰当地运用修辞,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能把话说得既明白无误,又极具艺术性、感染力、表现力。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1、排比的运用会使句式整齐而有气势,能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如:该面对的,绝不逃避;该执着的,永不怨悔;该舍去的,不再留恋;该珍惜的,好好把握。

以排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年轻人的执着追求。

2、比喻、拟人能把描写对象写得具体形象,生动传神,或使说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如: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是上浅下深,好像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这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开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是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这段文字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紫藤萝开花的盛景。动与静、情与景高度的统一。

秘籍三、体裁创新,样式抢分

近年来中考作文一般都采用自拟题目,自选体裁的形式,这就使新的中考作文体裁层出不穷。常见的有:曲艺体、书信体、日记体、童话体、试验报告体、自序体、几何证明体、病历体、访谈体、自传体等。虽然体裁形式变了,但主体部分仍是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这样能使人感到亲切,新颖。如:有同学以《班长的烦恼》为题,将表达的内容装进了一道几何证明题中。习题:好朋友该不该管。已知:午自修时好朋友小华吵闹。求证:是否应该汇报班主任。基中证明的过程就是说理的过程,另外还有老师的批改和订正两个步骤。

这样的文章可谓新颖别致,一定会使自己的作文亮丽不少。

秘籍四、精深结尾,抢分收笔

如果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圆满的结束则是成功的另一半。做事如此,写文章亦如此。不管前面的文章写得多么的好,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精深的结尾,全文也会逊色不少。文章一般的结尾,或呼应篇首,回应全文;或言情显志,点明中心;或启发联想,回味无穷,还有其他种种。文章结尾虽无定法,但一般的点明题意、突出中心、升华主题等通用的手法是不可少的。

当然,本文所写只是在考试中使用的方法技巧。从长远来说,真正要提高作文水平,单凭以上技巧是不够的。还得经过长期的积累。

12
     来源:网络  编辑:al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