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正确认识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的开放性

阅读:49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1/1 19:56:29
分享到:
“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之一。在实践新课改的过程中,许多老师在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上出了不少好课;但是,不能否认有些所谓开放性的课堂未能充分考虑语文课程的目的性,缺少有效的调控手段,或只是在形式上做了些文章,因而与新课改的要求貌合神离。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理清语文课程的开放性与其他要求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的开放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正确认识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与目的性的关系
语文课堂的开放应是一种有目的的开放。语文课堂的目的性主要体现在:语文课不管怎么上,我们总得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明确这一节课应该让学生在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有哪些收获。让课堂变得开放一些,其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淡化教学目标,而是要改变以往僵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更好的学习环境下,以更好的学习方式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如果说开放的语文课堂是风筝,那么教学目标应成为拴在我们手中的那根线;线断了,风筝也就只能随风而去了。
  附件大小:89K  附件下载 来源:网络  编辑:xuyuns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