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要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一思想贯穿整个复习的始终在复习中,教师的示范练习是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利用这些“示范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1.变更命题的表述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题能力。(以下均省略例题)
2.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对问题解答的思维方式不同,产生解题方法各异,这样训练有益于打破思维定势,开拓学生思路,优化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变化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引导学生把课本中的例习题多层次变换,既加强了知识之间联系,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巩固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
4.强化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性。这样的训练可以克服学生静止、孤立地看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再认识,培养学生研究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
5.变封闭题目为开放型题目,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通过这类问题的练习,可以把学生引导到他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去,鼓励他们去探索、去争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做好数学技能的再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这是义务教育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数学教学中忽视学生技能的培养,造成数学学习存在无效劳动,降低学习效率,乃至影响继续学习和水平的质量。根据数学大纲的规定,一般认为数学技能指以下三种:
1.运算技能。是指能正确运用各种运算法则进行数学运算和正确运用各种数学概念和公式进行数式变形。
2.作图和画图技能。是指根据数学语言和题意,按要求作出符合条件和画出正确的几何图形。
3.推理技能。是指根据具体内容,按照一定程序和步骤,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为此,在数学总复习中,特别在学生练习中要做到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正确性。正确性是数学基本技能的第一要素,数学是一门有绝对确定答案的科学,要求在解题过程中遵循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在运算、推理、作图中和所得结论中都要准确无误。
第二、速度。近年来的各种入学考试越来越注重解题速度。就有对基本技能的考查因素。
第三,协调性。即能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反应,对于文字、符号、图形运用自由,融为一体,作出连贯反应。总之,初三数学总复习工作如何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复习课如何体现数学素质教育;它的教学目的如何确定;复习课是素质教育课,它的教案如何设计;复习课如何进行小结?小结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哪些;中考数学试题中,如何体现体素质教育中的因素,以正确指导初三数学总复习工作?这些问题提出来,供教师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