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安全无小事,安全要时时讲,会会讲。我们的各中小学从领导到老师也彻底的贯彻了这一精神,确实做到了时时讲、会会讲。各种安全管理制度贴满了墙。
那么,效果如何呢?让学生来说话吧。他们的言行最有说服力,他们才是行动的主体,他们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晕,崩溃了,班主任又讲了一班的《中学生安全条例十不准》。”
“昨天晚上,我们班的四大恶人又翻校墙去网吧了。”
“班主任怎么处理的?”
“还是那样,叫家长到校,抄《安全条例十不准》十遍!”
……,……
逆反,叛逆!这是我们对“问题学生”的感叹。
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学生呢?何不改变一下制度的落实方法?
因为害怕学生食物中毒:“不准到路边的小吃摊!不准吃零食!”何不改变为:让我们来探讨如何分辨伪劣食品。
因为害怕学生沉溺于网络:“不准上网!”岂不知上网是学生今后生存的技能之一。何不改变为: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因为害怕学生溺水:“不准随便游泳!”何不改变为:让我教你来游泳。
因为害怕学生磕着碰着:“不准随便动体育器材!”何不改变为:如何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太多太多的害怕,太多太多的不准,却忽略了对学生生存技能的培养!
于是,我们的学生就迷惑了:我们可以做什么?
于是,在众多的学校中,就有了“净校”这一专有名词!
于是,我们乡镇的中心小学就出台了这样一项制度:班空期间,除了去厕所,不准出教室!
但是,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如何能与高僧般坐如磐石呢?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些现象:学生偷偷的去网吧、学生偷偷的吃零食、学生偷偷的去喝酒、学生偷偷的玩手机……这些现象在农村中小学更为普遍。
面对如此多的“偷事”,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支招呢?
把说教转化为行动,把制度上升到意识。实践出真知,从活动中落实制度。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行动,把安全管理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而不是每学年举行一次某某活动,记入档案,应付检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众多的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领会各项制度的内涵,逐渐产生、强化安全意识。
当安全成为意识时,体育活动中,学生就会想到如何自我防护。
当安全成为意识时,面对网络上诸多的诱惑,学生就会冷静而明智。
当安全成为意识时,学生就不会接受陌生人的邀请,走出校门。
达到这一步难吗?难,非常难!原因太多了。我们教师需要更多的付出,也更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社会环境的成熟与支持。
我不敢对全体学生应用上面的方法,那只是一个理论。但我就是这样培养我的孩子的。我的孩子十二岁,是我们小区的“网络工程师”,我的孩子购物时,总是先看商标与生产日期。还是运动会上种子选手。因为我一直在引导,一直在放手。当然我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是最棒的。
如何做好我们校园安全工作?
当责任贯穿于管理时,安全就会上升到理念。
当制度转化为行动时,安全就会升华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