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轻松备考 > 阅读文章

名师指导:中考作文"陌生化"写作策略

阅读:14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4/1/25 11:44:02
分享到:

常常参加中考作文阅卷,目睹大量作文观点相同相近、立意相同,内容大同小异,阅卷的感觉只有一种:单调!好奇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符合事物发展规律。阅卷者也不例外,尤其在当时限时限量阅卷的特殊环境中,当看到许多篇内容雷同、立意平庸的文章后,阅卷者对新颖,独特的文章有一种迫切的阅读期待。因此要在考场上写出优秀的文章,必须突破因循守旧的思想束缚,全面拓展写作思路,放胆构思、求新求异,给阅卷者一种今年花胜去年红的心理冲击。

一、标题陌生化

标题是文章的一双慧眼,一个人能拥有一双聪慧明亮的大眼睛,那就可以很好地传情达意,所谓眉目传情。文章亦如此,所以为话题作文拟题时,除了要准确简洁之外,还要醒目,不落俗套,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样标题给阅卷者一种陌生感,在给人深刻印象的同时,让人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四川内江市中考曾有一篇以责任为话题的作文,其中有一篇满分作文《买断母亲》,标题买断母亲足以使人翻江倒海,振聋发聩。文章讲述了一个让人内心难以平静的故事:李婆婆靠捡破烂维持母子三人的生活,两儿子成人后,李婆婆改嫁,两儿子就停止对母亲的赡养,于是她就将两儿子告上法庭,在法庭上李婆婆大喊:我要求儿子们一次性的买断我!作者将新词买断巧妙构思,反映现象,父母年轻时有抚养儿女的责任,父母老了,儿女就有赡养父母的责任!

还有一些标题看上去相互矛盾,难以理解,这样也能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如:《美丽的歧视》写一位老师用独特的方式激励(外表是歧视)他的一个学生考上大学的故事,《不傻的傻蛋》描写了一个智商低下却心地纯洁的孩子……

二、立意陌生化

无论写什么样的作文都要立意,话题作文往往自定立意,如何做到立意陌生化,大有讲究。立意就是给作文确定主题。其中可以理解为思想,也可以指一种情绪,一种心境,或表现为一种,一种,一种。立意陌生化指文意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给人一种新鲜感和未曾相识的愉悦,以作者新的认识、新的观点、新的角度使读者获得新的启发、新的教益。作者必须有求异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判断力,运用逆向思维,反弹琵琶的手法,才能达到立意陌生化

例如,以钉子为话题,立意最陌生化的是下面四个选项中的哪一个呢?要想取得成就,要像钉子一样时间。惟有像钉子那样把力气用于一小点上才能钻进去,才能成功。善于把来自别人的一次又一次打击,都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钉子精神在于有坚定的目标,惟有这样,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很明显,立意最陌生化,运用逆向思维,给人以新鲜感,突破了常人的思维圈子。又如,海南省中考曾有这样一篇作文是以交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一篇《倾听自然的心跳》立意陌生化,与自然对话,与万物交流,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材料陌生化

一篇文章所显现出来的事物是同龄人乃至大多数人未经历过的或比较陌生的,一定会吸引阅卷者的阅读兴趣,不由得对作者独到的观察力表示佩服。怎样才能获得陌生的材料呢?

眼前景物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辞(元·房颢),写作是生命的律动,写作就应再现生命的真切体验,表达生命的真实话语,让情感自然流淌,让思绪自由飞扬。这样的文章才是真实的、鲜活的,才能给人清新愉悦的审美感受。世界纷繁复杂,多姿多彩,它似一个万花筒,里面有政治风云,自然风光,美好的情感,痛苦的经历,执着的追求等等。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要教会学生从这万花筒中寻觅材料,对这些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探求实质,进而用生动形象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心灵的呼唤。如,有一篇以我经历的生活为话题的文章《一次成功的喜悦》获得高分,文章选材新颖,读来让人耳目一新。作者选取的是初踩雷区壮举”——推销热水器,散发产品广告单,在短短的一天时间的喜与泪的交织中,作者着实品尝了校外生活的苦辣酸甜,时代气息浓,与众不同,耐人寻味,富有哲理。

总之,从文章标题、立意、材料等方面进行创新,最大的优势是使文章达到陌生化效果,但也要注意不要盲目标新立异,在运用陌生化原则时也要尊重知识顾及到阅卷者的阅读心理和审美习惯。

     来源:网络  编辑:alo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