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校定向生首次向岛内招生
外国语学校定向生首次面向岛内招生——它的普通生招生计划的40%指标面向集美、海沧片区公办初中学校,15%指标面向思明、湖里片区公办初中学校。
市教育局强调,尽管分了15%给思明、湖里,但是,由于择校生名额归入普通生,外国语学校今年面向集美、海沧的定向生的招生人数会多于去年的120人。
不过,外国语去年招收的小语种特长生今年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在填报定向生志愿前,思明、湖里片区的考生应先填报厦门一中和双十中学的普通生。
实验考查“外派监考”
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考查将首次实行“外派监考”,即监考老师全部是非本校教师。此前,中考理、化、生实验考查的监考老师都由本校老师担任,在一些学校,监考老师睁一眼闭一眼。由于考查更加严格,今年因此首次增加理、化生、的实验补考。
非本市户籍报考普高有社保等门槛
今年非本市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考普高(含定向生)要具备两条件:(1)具有我市初中学校学籍,且有三年完整学习经历;(2)考生父母在厦务工、居住和缴交社保须各满一年。
取消免试破格录取,新辟“特长生”招生
往年允许学校按0.5%计划破格录取特长生,即这些特长生不要参加中考,只要通过学校文化和特长考试即可,不过,今年没有这一招生了。
新的特长生的招生有两大变化:一、特长测试是统一进行,即市属学校由市教育局组织,区属学校由区教育局组织;二、特长生也必须参加中考,即特长测试合格且第一志愿填报特长招生学校的,在投档分达到同批次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的前提下,按特长测试成绩由高到低录取。
科技、实验中学获准提前招生
科技中学创新实验班和厦门实验中学数字化实验班获准提前招生,即早于中考招生,学校单独考试,学生被录取后不必参加中考。
借读生报考多重受限
第一类借读生(有本市学籍,但不在学籍校就读,例如被派位到A校,不去读,而到B校借读),不能报考定向生,也不能报考保送生和特长生。第二类借读生(非本市户籍、不具有我市正式学籍),不能报考普高(含定向生、特长生),只能报考中美、中澳班或中职。
新增两类加分对象
今年中招新增两类加分对象,一类是“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警察的子女”,可加12分。另一类是“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警察的子女”,可加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