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教育讯 据江淮晨报报道,11月中上旬,合肥市的中小学校陆续举行了期中考试。期中考试犹如一块“试金石”,一轮测验过后,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甚至思想动态,都会“现出原形”。既然是检验成果的考试,自然成绩有好有坏,也就会有人欢喜有人忧。
家长
对待考试成绩态度各异
作为家长,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或多或少都还是有些期待的。如果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家长往往比孩子本人更加着急和焦虑。为此,笔者专门走访了省城的几家中小学时就发现,家长主要会有以下几种心理。
担心孩子且忧虑万分
日前,合肥八中心理咨询中心收到了市民汪女士的来信。汪女士在信中表示,她女儿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老师同学喜欢的类型,成绩在年级一直保持前列。但上高中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虽然女儿依旧刻苦学习,但成绩却不见起色,还经常说“感觉自己废了”。 看着女儿这样,汪女士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对孩子分数期望过高
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小孩在蜀山区一所小学上二年级,在期中考试中,语文和数学分别考了87.5和96.5分。对于这样的成绩,李女士并不满意。她说,孩子所在的班级,数学考满分的孩子有5个,95~100分之间的有28个,期中考试孩子的成绩只能算一般。
李女士还表示,每天不管自己多忙,都会监督他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