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知名中学”进京是否加剧教育不公?(3)

阅读:261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0/20 15:48:02
分享到:

第一感觉,不会又是朝阳区领导做的政绩工程吧。首先,这种举措无益于帮助朝阳区的孩子们上到更好的学校。朝阳区的孩子们一方面已经享受到了很优质的教育,另一方面各个学校的教学风格和教学重点是不一样的。文中也讲到了北京在推行素质教育,而其他地方还是推崇题海战术。如果真的要提高教育水平,我觉得提高教育从业人员的素质才是最重要的。经常互相学习一下也是可以的。其次,这种举措对于其他本就命苦不能在北京上学的孩子来说,更加深了一层不公平。难道,在教育上也要让一部分孩子先学起来吗?北京的大学先是对北京本地人录取分数低,又霸占着全国多数的教育资源。这本来已经是不公平了。对于非北京的地区,倒是可以考虑下把北京的名校复制过去看看效果。——龙在天。

我不明白这种强强联合的意义在哪,就好比一群富豪聚到一起搞个慈善party”,我把我的海景别墅捐给你,你把你的加长林肯送给我,最后开一场新闻发布会,向大家解释说这叫优势互补。教育是众人之事,是人人之事,与国防安全、民生建设一样,是关系一国长远可持续发展之基础事业,不是简单的优胜劣汰游戏,或者投入产出算计。有这点力气不如多关注那些学生买不起课本老师领不到工资的地方。也许,比贫富不均更可怕的是教育的精英化。——杨菁。

引进外地优质教育资源真的有用么?这一问题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单从我所了解的一个例子来讲一下,十多年前鼎鼎大名的北大附中就在河南开设了分校,记得当初有好多家长都慕名而来,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可是结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人家的老师都是在河南当地找的,根本不是本部来的老师,学生去那儿上学纯粹是浪费金钱和时间。朝阳区引进外地中学很可能也会是这一结果,外地著名中学浩浩荡荡而来,最后却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结果,真的会伤害不少家长和学生的心。其实,提高教学质量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花招,只要能够切切实实的提高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在财政方面对每个学校能够一碗水端平,这样我看就差不多了。——李特。

华师一附中、黄冈高中在我初中时一直是我仰慕的对象,作为一名湖北人,我自己是很难进入到这样的好高中学习的,周围的大部分人都就读于普通的县市中学,现在集体名校进京对咱们地方的孩子肯定是不公平的,北京的孩子为什么考清华北大这么容易,而外地人就这么难?难道这样的不公平还要进一步的放大吗?北京作为首都是一个国家的面子工程,但是这样做的确有失公允,暂且不谈那些重点中学落户北京后是否会适应,难怪人们老是诟病教育部种种。——张欢。

这是教育产业化的结果,再过二十年,也许会出现中国特有中学托拉斯,就像公司一样,设一个集团总公司,在全国各地开办分公司,全国遍地都是某某中学分校。形成一个国有的教育垄断集团。——华三郎。

这和垄断教育有什么区别?那些高考灾区的学生为了什么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挤到北京来继续求学?学生们基础教育时期重要的不是师资?是生源?试问怎样优秀的生源才配得上这样的重点师资建设,又是怎样不堪的生源连受到良好教育的权力也要被剥夺?又或者,是怎样糟糕的生源才需要如此劳师动众地集各地的优秀师资予以拯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是什么?教育平等的路还有多长?有多少孩子的青春还要在黑暗中被埋葬?有多少地区要因此流失建设人才?——杨云。

在教育越来越产业化的今天,教育也像其他商品一样,也在强占当地市场的同时进军异地市场,名校进军北京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北京是教育市场中的一块大蛋糕,谁都想分一块,至于能不能分到,那就各凭本事了,至于其他的,相信现在的所谓名校也没什么特别的觉悟。——陈晓龙。

中国的教育界向来矛盾重重。今日发表一番演说,明日就能统统推翻,从头再来。不是正发言论每个学校都不能开设重点班实验班的分班制度的么,怎么这么快就来个名校进京了啊!——潘昕妙。

朝阳区面积大,但教育资源相对落后,估计这也是当地教育部门无奈的选择。不过谈到教育质量问题,我倒觉得师资力量还是最重要的。如果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加大投入,多多引入一些民营培训机构的名师,那教育质量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笔笔的笔。

北京这种做法,是典型的劫贫济富。朝阳区之所以能够引进外地名校,根本原因是不差钱。有钱好办事,花钱做得好道场。但是对于偏远农村地区来说,他们又哪来的资金引进教育资源呢?北京是全国教育资源最优良的地方之一,继续引进,只能加剧本已十分严重的不公。——王俊岭来源:半月谈。

     来源:新华网(广州)  编辑:ron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