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讯 教育部今日发布了一批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试点地区。《教改纲要》提出的“减负”要求,正在渐次铺开。
教改纲要提出要标本兼治“减负”
今年7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着墨不少。《纲要》指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将减负工作正式推上日程。
针对升学压力导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加重的深层次原因,《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改革措施: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
纲要还要求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
在明确政府和学校的责任的同时,教改纲要也对家庭教育提出了要求: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