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中小学生“作文撒谎” 应试教育让老师家长苦恼(2)

阅读:30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0/20 11:27:21
分享到:

孙菁是一名资深编辑,她的女儿最近写了一篇作文叫《最难忘的一件事》,八岁的女儿观看了一次纪念一二·的表演,看到现场有很多垃圾,以此为主题写了这篇作文,孙菁看后觉得很真实生动,没想到老师给了很低的分数,而被老师表扬的几篇范文多是想起了一二·运动、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等。得到低分的女儿哭着说以后再也不按自己的感觉写作文了。孙菁对此感到困惑:作文就是教做人,真情实感得低分,假大空为什么能受鼓励?

从事语文教育30年的李宁老师认为,长期以来,中小学作文课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先指导,学生再练习。许多时候,教师的指导讲的不是思路,而是整齐划一的命题,限定某一种文体,甚至要求按某某范文……几乎从形式到内容都定了框框,很难激活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主动性差,就更谈不上认真创作,只是被动地完成任务。时间长了,一提起作文,许多学生都一脸茫然,甚至厌恶作文,害怕作文。更关键的是,这样的作文教学教的不是学生的写作兴趣,而是为了应试得高分。

一边对作文兴趣不高,一边又被要求得高分,客观上逼迫学生没有办法,只好照葫芦画瓢甚至编造抄袭,作文中出现母亲都是温柔善良每天都会帮助盲人过马路等情况也就见怪不怪了。

多阅读多观察才能写出好作文

老师认为,作文要打假,就要从源头抓起。首先,学校的作文评价体系要痛下决心变革,把作文从所谓的主题鲜明、内容生动、层次分明、语言活泼、形式多样等完美要求中解放出来,还作文以我手写我心的本意,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的工具。不必强求时代性、形象性、多样性,只求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来。其次,引导写作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大包大揽,可以多设置一些情境,引领学生进入一定的生活情境,启发思考,调动积累,抒写感受;再次,作文打假要旗帜鲜明,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哪怕语言差一点,也要大声喝彩;反之,对那些无病呻吟、玩深沉、玩形式,就是不动感情的作文则要大声说不。

要写出真正动人的文章,一定要让自己真实的感觉,从空话、假话中挣脱出来。李老师指出要写好作文,学生一定要增加阅读量。因为写作文是一件长期积累的事情,多阅读,慢慢积累经验、感悟,作文水平会悄然提高。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有了大量的阅读积淀,写作时贴近自我,再加点想象力,一篇好作文可能就产生了。学生写作文时要明白,真情实感不是自己摆在那里的,需要抽简去繁、去伪存真的过程。不要抱怨生活不够丰富,而是观察的不够仔细

 

     来源: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编辑:ron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