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识图:(能在图中指出下列地理事物)
特别行政区:A:香港特别行政区、
B:澳门特别行政区
经济特区:G:深圳经济特区、
F:珠海经济特区
铁路线:D:京九线、C:京广线、
临江靠海:H:珠江、R:南海
核电站:K:大亚湾核电站
二、位置:广东的东南部,毗(pí)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位于珠江入海口附近,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
三、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1)临江靠海,水陆交通便利 。
(2)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3)著名的侨乡、临港澳和东南亚---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
(4)发达的农业。
(5)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持。
(6)缺乏工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能源和矿产。(建设核电站、西电东送工程)。
四、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
(1)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四大工业基地之一。
(2)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
(3)生态农业模式与特色:基塘农业(具体形式如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等)、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
五、香港与澳门:
(1)香港位置:珠江口东侧,临深圳经济特区;历史:1997年7月1日回归,被英国统治达150多年;支柱产业:对外贸易。
(2)澳门位置:珠江口西侧,临珠海经济特区;历史:1999年12月20日回归,被葡萄牙统治达400多年;支柱产业:博彩业和旅游业。
(3)香港有深水良港---- 维多利亚港,条件优于澳门,经济发展快。
(4)香港地位:仅次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有"购物者的天堂"之称。
(5)港澳与珠江三角洲的联系:港澳(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优势互补-→珠江三角洲(低廉的地价、廉价的劳动力)
(6)香港的"上天入地"向天空海洋要空间,弥补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前店后厂"的经济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