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轻松备考 > 阅读文章

2014届成都初三上学期物理复习知识点(三)

阅读:13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2/23 15:47:50
分享到:
 2014届成都初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三部分:欧姆定律知识归纳
  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分压作用
  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1/R总=1/R1+1/R2
  ④分流作用:I1:I2=1/R1:1/R2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电功和电热知识归纳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W=Pt;W=UQ(Q是电量);
  7.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8.计算电功率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9.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
  当U
  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5.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6.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7.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2.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4.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5.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足够);控制开关应串联在干路。
  来源:成都中考网整理
     来源:网络  编辑:xhz2627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