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时评:中学生社团在应试夹缝中生存(1)

阅读:33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0/19 8:30:35
分享到:

今非昔比啊!谈到当前学生社团的发展状况,光明中学校长穆晓炯禁不住感叹,现在的学生学习实在太忙,忙得连兴趣爱好都顾不上了。回忆起自己上世纪80年代的中学生涯,穆校长说:那时,我在浦东的洋泾中学读书,每两个星期要坐轮渡到浦西的光明中学,参加中学生戏曲社的活动。他当时在业余时间参加了好几项社团活动——编校报、写诗歌,还参加了一个动物标本社,经常转着动物尸体在酒精灯上烘烤。

与穆校长那时风光的社团活动相比,现在的中学社团活动看似热闹,却掩不住日渐衰弱的事实。本市某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05-2006年间,学校有约70%-90%的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而到了2007-2008年,这个比例迅速下降到30%左右;近年来仍在低位徘徊。有些学校看上去社团颇为繁荣,其实很多已是名存实亡,除了每年的招新和社长选举外,平时基本不开展活动。

现状:没时间,没兴趣,社团成快餐

中学社团面临窘境,愈演愈烈的应试压力难辞其咎。

表面看起来社团数量在增加,活动在增加,但如果考试抓得紧,社团就得给学习让路,学生老师对此都心照不宣。中学社团活动一般安排在每周五下午或平时的中午,而这段时间也往往是某些教师补课的黄金时间。如果这段时间被教学占用,那社团活动也就无法展开。

社团的萎缩还在于学生对社团没兴趣。有些学生经历了大量繁重的学习之后,即使想放松一下,也会选择一些轻松自由的个人活动,而不会选择社团。社团这种集体活动,被视作群体玩,显得太招摇

在应试的压力下,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享受爱好。穆晓炯认为,与过去的社团相比,现在社团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是快餐式,不仅学生参与度降低,在社团类型的选择上也显得有些急躁,很多学生静不下心来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爱好,而常常是随波逐流。

一些学生高一报名时积极性很高,但半个学期之后,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很多人对社团的热情迅速减退,活动都很少参加。

不只是学生,老师也深受应试之苦,很多语老师自己都被无休无止的考试搞得没有了语文味。在一些学校,骨干教师缺乏指导学生社团的兴趣和动力,结果由图书馆管理员充当临时的文学社指导老师。学生借书倒是方便,但这还算是文学社吗?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也有一些老师认为,初高中分离阻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初中参加了某个社团,高中换了一所学校,常常找不到组织。高一进来的学生,对某项社团感兴趣,过了一年半,到高二下学期就要退社,准备高考。应试压力之下,学生的兴趣爱好无从培养,也就很难有深入其中的乐趣,加剧了社团的快餐化

     来源:东方网-文汇报  编辑:ron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