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阅读:23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1/28 11:44:56
分享到:
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新课程标准倡导对学生进行探究式教学,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在新课程中,科学探究既是一种教学内容,又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创新精神。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变革教学方式,让课堂从单边静态走向多维动态。课堂是张扬学生个性、唤起学生激情、激发学生潜能、展现学生生命价值与活力的舞台,也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显示出来的场所。教师应以饱满的创造激情和深刻的教育睿智,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课堂上,教师要改变过去重动口轻动手的教学观,即不仅要“动口”,而且要“动脑”、“动手”、“动情”。“动脑”就是要开阔思路,“动手”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去搜集信息和材料,并对这些教学信息和材料进行整理,“动情”就是教师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究的教学情景,形成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师应突出学生探究热情和兴趣的疑问点或关键点,找准有价值的问题。找准问题后,应着重问题的呈现方式及解决方式: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质疑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
  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教师应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学交往中的沟通,常常要借助“对话”实现。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传话”和“独白”的方式,走向对话与交流,以各自的视角和经验,用自己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和表述方式,通过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和意见的交换,实现知识的共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
  以往的教学所追求的是教授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忽视知识教授和掌握中所隐含的问题,更忽视学生通过问题解决和实践探究的方式来获得知识。探究性教学则关注问题及其解决。问题是探究性教学的核心,探究性教学就是始于问题、围绕问题,为分析解决问题而展开的师生共同合作的活动。没有问题也就无所谓探究。
  探究问题的着眼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教学内容(或学科内容)所标示的重点和难点中寻求与发现探究的问题;二是从大多数学生感兴趣且有争论的教学内容中寻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三是从与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相联系的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寻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四是从模拟科学家的实验过程,验证学科中相关的定理、结论或原理的过程中寻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五是针对具体的教学情景,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所引发的有价值的疑难和矛盾中寻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六是直接从相关文献翻阅和学习中寻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
  来源:高考学习网
     来源:网络  编辑:xhz2627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