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牵手
苏州一中半路退场
黄冈中学火速替补,仅仅四个月合作新校开学
实际上,在梁占英等人南下之前,区教委就派人去过南方,任务也是寻找合作办学的伙伴。那次考察,区教委与苏州一中、厦门一中达成了合作办学共识。
苏州一中是国家级示范高中,一代教育名家叶圣陶曾就读于此。
按照协商,位于朝阳区南磨房乡华侨城小区的在建教育配套设施,是交给苏州一中用来办学的。协议文本交换了几次,对方还派人到工地盯进度,找开发商修改图纸,但没想到,洽谈最早、进展最为顺利的苏州一中因各种原因中途决定退出。
此时,合作项目早已确定,而且向区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办学主体突然悬空,谁来接手这所即将竣工的学校?急人的是,退出是在4月底,距离新校落成、新学年开学已不足5个月。
情急中梁占英想到了黄冈中学,与领导商量后,她马上拨通了徐超的手机,希望对方尽快进京面谈。其实在此之前,与“黄冈”合作还是“口头意向”,现在区教委希望提速。
五月的北京,满城披绿。北京西站,湖北来的动车缓缓进站。来人中包括校长陈鼎常和两位副校长,徐超随行,黄冈中学领导班子来了一多半。
首次洽谈议题不少合作办学采用哪种形式,办学自主权多大,费用怎么算,办学地点在哪儿、规模多大?很快,双方在合作形式上达成共识,即新校的日常教学包括经营、管理,完全由黄冈中学负责托管。
最终能否牵手,黄冈表示回去研究后回复。
采访时,现为北京黄冈中学校长的徐超告诉记者,“进京办学有没有风险,行不行?”那次回去在校领导班子开会时是有争论的,担心者怕在首都办学不同于别处,办不好会砸了“黄冈”的牌子。也有人主张进京,“要证明实力,就要敢试。”
毕竟机遇难得,校长陈鼎常听取各方意见后,决定接受挑战。
接到回复后,梁占英立即将协议书发往“黄冈”进一步征求意见。
协议中明确了学校的办学性质普通公办学校。双方责权利也有界定说明校长由乙方选派,书记由甲方选派;乙方须派若干名管理干部、主要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合作办学的目标是3年后达到区级示范校水平。
6月2日,双方再聚北京草签合作意向书。
一个月后,位于欢乐谷附近的华侨城售楼处前彩旗招展,巨型气球悬挂着随风飘舞的贺带,正式签约如期举行。
到场的嘉宾有黄冈市和朝阳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以及两地教育部门的负责人。湖北日报还以《黄冈中学在北京创办分校》为题作了报道。
算起来,从初次接触到最终签约只有3个月,黄冈中学成了进京办学的第一所外地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