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学生写诗称小升初堪比战场 妈妈是侦察兵(2)

阅读:32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0/17 11:49:29
分享到:

父母都是侦察员

买了两千块钱的超市购物卡,还有托人从胶东带过来的海参,打算过了元宵节就去拜访一下人家。您是不是觉得我很功利,没办法,一切为了孩子。近日,记者在国防大学一栋商务楼下,遇到了在航天部下属科研院所工作的董华鹏,他正准备接在培训班上课的女儿。他口中的人家,是一位在北京某局担任副局级干部的老同学。

和这位当领导的同学虽然每年见上一两回,但止于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程度。从前年孩子上五年级开始,董华鹏在周围亲朋好友的影响下,突然意识到关系在孩子升学问题上的可贵性,作为埋头搞研究的知识分子,周围朋友几乎没有和权力打交道的,想来想去只有这位老同学,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每逢重大节日,他总会略表心意,期盼着老同学能在女儿升学问题上帮自己递条子

从上学到工作这么多年,从来没求过人,没想到到了不惑之年,得不惜颜面为孩子上学的事送礼求人。董华鹏苦笑着对记者说。

为了争夺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尽管小升初早已告别统考时代,学生、家长们还要面临竞争更加残酷的考试。考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广大家长的权力、财力、脑力、精力。托门子找关系、买学区房、打探消息、为孩子报读各种培训班、找家教辅导……有门路的家长长袖善舞,孩子可能省点力气;没有门路的家长则拉着孩子在考证、培训的路上,一路狂奔。

条子可能不硬、学区房不一定靠谱,大多数家长还是笃信,小升初最关键的事情是硬实力是第一位的。春蕾杯、迎春杯、三一口语、奥数,甚至比较冷门的围棋、象棋等冷门特长,考验着孩子的实力,也考验着家长信息的准确度。不少家长们通过教育论坛、QQ群、见面交流,分享着培训、考试、占坑等种种信息。

小升初让家长、孩子们苦不堪言,这与素质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在负重前行的路上,他们不由质疑起虚假的减负

还有多远才能上岸

小升初竞争日趋白热化,甚至有人总结:在北京,小升初最难,中考最容易,高考介于二者之间。

小升初的激烈竞争,与重点学校的纵容、甚至暗中支持不无干系。不能公开进行考试选拔人才,不少公办中学就和培训机构暗通款曲,坑班就是这种背景下的怪胎。

一位不久前孩子被某名校点招上岸的家长,此前为了孩子升学跑了不少冤枉路,花了许多冤枉钱,她这样总结经验教训:学校的目的,就是想要好孩子,成绩高的孩子自然要,所以学校肯定是要多找人来考试,自己不敢做,才依托于坑班和一些机构来组织,这么一看,学校希望活动低调地组织、低调地进行考试;这样的话,家长遇不到学校,面对的只有坑班和机构,消息封锁、乱消息迷惑、甚至被骗的事情,出现在家长身上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2011年小升初,重点中学早已展开争夺生源大战,早在去年秋天就有几所学校出其不意地进行点招。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培训机构人员表示,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大附中等学校已经点招了大概600多人,101中学也点招了好几批。尽管这种说法未得到相关学校的证实,但是大部分家长们相信坊间这个说法,为了迎接春节后中学的点招,给孩子报小升初寒假特训班。

目前,北京小升初进入重点中学基本有五条路:学校推优;自考();特长;电脑派位;走后门、凭关系进重点中学。在记者采访中发现,电脑派位这一彰显公平的政策居然变成了学生以及家长眼中的鸡肋,是最坏的结局。因为如果没有被推优,也没有特长,更不是共建单位的家长、没有条子,那就只能等待派位。据统计,只有大概不到三分之一的弱势阶层的家长,最后服从电脑派位。

小升初磨练着孩子和家长的坚强神经,他们期盼着成功上岸那一天早点到来。素质教育希望培养出快乐成长、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孩子,然而,只要素质能被量化测评,强大的应试培训就能批量生产,如流水线作业培训出素质高的孩子,从而满足应试教育的期待。

如何解决小升初这道难题,考验着政府及教育者的智慧。

     来源:四川工人日报(成都)  编辑:ron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