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广东试点中小学女性教育 应对傍大款等现象(1)

阅读:39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0/15 16:15:15
分享到:

然而,令人忧虑的是,现有的中小学教育还深陷在应试教育当中,家长担心的是孩子的成绩输在起跑线上,而忽略了女性人格的培养输在起跑线上缪美贤继而指出,于是我们看到有芙蓉姐姐之类的畸形作秀,有女孩子求美减肥而饿死,有女大学生、研究生愿意傍大款,甚至当三陪小姐;不少女性退守家庭,甘当全职妈咪甚至是二奶小三,这些女性经济上人格上都不独立;而女性参政,尤其是进入高层领导岗位的比例,远比不上港澳台。这些都算是女性教育的缺失甚至是败笔!

大学应设女性专题课

缪美贤建议,女性教育要从抓。应该从儿童期、青春期就开始着手,比方进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政思教材或辅助教材,采用感人文艺形式与生动的案例,避免枯燥的说教,让同班的男孩子也一起来学习,也了解和认同。

她同时建议,在各类大学,都应设有女性专题课,进一步深化女性教育,提高女生的理性思维,让即将走向社会的女生懂得在两性博弈中扬长避短,学会应对压力和挑战,学会在男女还不那么平等的社会环境中脱颖而出。

缪美贤还建议,女性教育从抓。我们应该强化对女性精英,特别是女领导干部的教育,她们理应是女性的楷模和妇女运动的带头人,应该引导和帮助这个群体自觉地增强性别意识,成为女性发展的促进力量。她说,女性教育除了进入正规课堂之外,还需注重社会环境的教育与熏陶,争取在校外开设不同层次的女子研修班。在家庭教育中注入更多的正面引导,传媒宣传要控制把女性商品化娱乐化的不良倾向。

对于缪美贤的拍砖,雷于蓝回应道:我很认同你的观点。因此,我们在编制规划时,也将考虑协调教育、卫生、妇联等部门,在广东进行试点,从中小学女生开始进行以四自精神为核心的女性教育。从试点中取得经验,然后再逐步推开。

话题2

如何解决入园难、入园贵

关于孩子入园难的问题,番禺祈福集团祈福英语学校营养师、网友刘海英建议,政府所制定的建园规划,要以普惠型为主。

将扶持民办幼儿园

刘海英还建议,应将幼儿园的大班逐渐改为义务教育。她说,幼儿园的大班已是5~6岁的孩子,幼儿园是否可以不设大班,将大班的孩子划分到小学的学前班,半天学习相关适应小学前期的内容,半天以游戏形式玩耍。这样的划分,减少了幼儿园的压力,也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这样一来,幼儿在幼儿园期间只需 2年的费用。她说。

针对刘海英的建议,广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黄向群回应道,教育厅正在组织制订两个文件,一是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一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这两个文件将针对入园难、入园贵提出一些对策 。比如,将把学前教育纳入到整个教育发展规划,比如要把财政性的学前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逐步提高。

黄向群说,广东还将对民办幼儿园给予扶持,比如一些幼儿园可以享受一些免税的政策。他还说:在幼儿园收费上,也将进一步规范,公办幼儿园要按指导价格收费

话题3

家庭教育就是督促孩子学业?

广东省家教通家长学校副校长、网友哈英敏提出,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是督促孩子完成学业,而是要帮助孩子完善人格和道德。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自身的道德水平对孩子影响甚大。所以,加强对家长道德潜能的启发和精神、心理的疏导,能使家长教育起到教育当代、影响下一代的双重功效。

他同时提出,女教师群体担负着母亲和教师的双重角色,家庭教育指导可以特别关注这个群体,并通过她们带动更多的父母重视家庭教育。

对此,雷于蓝回应道,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已将扶持家庭教育大讲堂进社区(乡村)纳入省政府集中力量为人民群众办好十件实事中,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家庭教育讲座进入群众家门口,提高家长家教知识的普及程度。

话题4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应关注

广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很值得关注。揭东县信访局办公室主任、网友林叙雄分析,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从纵向来看是因为出现断层,就是留守儿童与父母不在一起,缺少天伦之乐和家庭的亲情教育;从横向来说是因为出现裂痕,留守儿童大多属爱的缺失。祖辈们的唠叨,生活的孤单,没有父母的关爱,缺少同龄孩子的诸多乐趣。他说,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留守儿童很容易出现抑郁不合群,不爱学习,说谎等心理障碍。

     来源:广州日报(广州)  编辑:ron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