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感悟语言的经典
经典的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俯拾皆是,中学生喜欢听唱流行歌曲,其实许多流行歌曲就是从经典的古代诗词中脱胎而来的。
一些流行歌曲就直接用唐诗宋词的标题来做歌名,如刘海波的《人面桃花》,白雪的《声声慢》,AGAIN乐队的《烽火扬州路》,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等等。琼瑶和冯小泉等人的词作中较多运用古诗词典故或名句来营造氛围,表达情怀。而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和《巴山夜雨》),歌名也是从古人处借来的,“留下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和“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其实这霜叶也不是当年的二月花”“等车的你走不出你心中的那幅画,卷起这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白云深处》)及“推不开的西窗,涨不满的秋池,剪不断的却是深秋的柔情万缕”(《巴山夜雨》)这些优美的歌词不都深得古典诗词名句的三昧吗?陈小奇借此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通俗的流行歌曲也借助古典诗词(包括其中的名句)多了许多雅意。
写歌填词尚且要借助经典的古代诗词,作文为何不直接借用这些名句和我们耳熟能详的流行歌词呢?我们中学生完全可以大大方方让这些名句(包括流行歌词)在自己的谈吐和写作中熠熠闪光。伴随着开放性命题方式的出现,高考作文在评分方面不是也作了相应的改革:作文分数由“基础等级”分和“发展等级”分合成。在“发展等级”中,有一项为“有文采”,要求:“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的手法,文句有意蕴。”熟练灵活运用名句(包括流行歌曲歌词)对获得发展等级分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你只需看看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有几篇没有名句的引用?
四、采撷缤纷的歌词
1.点作传神的“善睐明眸”
著名散文家秦牧在《车窗文学欣赏》中写道:“……一个好题目,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俗话说:“花香蜂自来,题好一半文。”然而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常常遇到许多考生随便拟题,甚至不拟标题的情况。特别是近几年,话题作文是成了高考的一种时尚,“题目自拟”则成了高考作文的一道风景线,于是不少考生不假思索拿“话题”当“标题”,以为肯定没错,且不会偏题离题,其实大错特错。一方面,“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作文心灵的窗户,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传递作品主题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高考作文是一种特殊作文,只容极短时间的检阅,因此首先“出示”一个新颖别致醒目而独具魅力的标题显得尤为重要,何永康老师所说的“多来些二锅头,少来点碧罗春”,就是这个道理,它能快速攫住读者(阅卷者)的注意力,让人“一见钟情”,为你的作文获取高分打下基础。高考作文标题的拟定也是发挥考生才情的小小舞台,切切不可小觑。众多优秀考场作文,大多高悬起一盏盏奇丽耀眼的题目之灯。
那么,怎样拟立一个夺人眼目的标题,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其实如果考生能将一些流行歌曲歌词恰当地引用或活用于自己的写作,往往能起到化平淡为神奇的功效。如表现母子亲情,可用“常回家看看”;呼唤见义勇为的美德,可用“该出手时就出手”;抒发远大的志向,可用“少年壮志不言愁”;评说服务的态度,可用“同志,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谈论上网的利弊,可用“上网,让我欢喜让我忧”。再如:回忆性的文章可用《再回首》,写入世、申奥可用《痴心不是一种罪过》、《我和我追逐的梦》,另外像《风雨之中昂起头》、《走过去,又是一个天》、《希望还在,明天更好》、《少年壮志不言愁》《在希望的田野上》、《男儿当自强》、《我是谁》、《不能游戏人间》、《壮志在我胸》、《星星点灯》等不也是很好的题目吗?这类标题,或热烈高亢,或一往情深,或含蓄婉约,活泼清新,极富时代气息和感染力,能引起读者无穷的联想,深深的共鸣,强烈的感情,无论是在那种文体上都会产生独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