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中考资讯 > 阅读文章

上个好初中 为何这么难?

阅读:46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0/14 11:26:24
分享到:

生活报讯 拿到试卷后,先要通览,摸透题情。一是看题量多少,有无印刷问题;二是对通篇试卷的难易做粗略的了解。审题要逐字逐句搞清题意,似曾相识的题目更要注意异同,从多层面挖掘隐含条件及条件间内在联系。吃透题意,例如:两圆相切,就包括外切和内切,缺一不可。

中考的考题是由易到难,顺利解答几个简单题目,可以使考生信心倍增。从近年来中考数学卷面来看,考试时间很紧张,考生几乎没有时间检查,这就要求在答卷时认真准确,争取一遍成

遇到难题要敢于暂时放弃

遇到难题要敢于暂时放弃,不要浪费太多时间。一般来说,选择和填空题,优秀考生答每道题的时间不超过40秒,差一点的考生不超过2分钟。把会做的题目解答完后,再回头集中精力解决难题。如去年20题就比2728题要难,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

电脑阅卷 书写要工整

卷面书写既要速度快,又要整洁、准确。电脑阅卷要求考生填涂答题卡准确,字迹工整,大题步骤明晰。草稿纸书写要有规划,便于回头检查。不少计算题的失误,都是因为书写太潦草。正确的做法是:在题卡上列出详细的步骤,不要跳步。只有少量数学运算才用草纸。

事实证明:踏实地完成每步运算,解题速度就快;把每个会做的题目做对,考分就高。

新华网北京522 北京市2011小升初政策近日出台,再次强调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然而,对于孩子家长来说,仍然在择校的路上奔忙,但即便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也很难选择一所好初中

择校风为何盛行?家长为何疲于奔命?北京市小学生家长翟先生日前接受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采访时,诉说了他的痛苦经历和纠结心态。以下是他的自述。

学校分成三六九等,是择校风盛行的根源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小升初应该是就近上学,不存在什么竞争压力。如今小升初的压力这么大,主要原因在于择校。家长为什么想尽办法择校呢?你看,我手上有一份从网上下载来的北京市初中学校排名,有全市的重点初中排名,也有各区的初中排名,家长们于是就往排名靠前的重点学校去挤。

让我不解的是,一方面教育部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均衡发展,让孩子们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但另一方面学校又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正因为有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排名进而对学校排名,才导致学校未能真正均衡发展。在这种状况下,有的学校越来越好,有的学校越来越差,因而择校风愈演愈烈。

据我了解,如今择校有点招”“推优生”“特长生”“共建生等多种方式。拿点招来说,一些名校初中将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学科竞赛获奖的尖子生定点录取,由于这些学生可以提高学校升学率,有利于学校提升品牌,根本不需要家长去找学校,而是学校主动来找学生。

特长生也是如此,可以

提升学校声誉,又叫牌子生,所以受到青睐。另外,孩子成绩虽然一般,只要家长有关系、肯花钱,也可以进入名校——交上几万元的赞助费就行。

新华网北京522电(新华视点记者 赵仁伟、王思海)北京市2011小升初政策近日出台,再次强调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然而,对于孩子家长来说,仍然在择校的路上奔忙,但即便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也很难选择一所好初中

择校风为何盛行?家长为何疲于奔命?北京市小学生家长翟先生日前接受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采访时,诉说了他的痛苦经历和纠结心态。以下是他的自述。

学校分成三六九等,是择校风盛行的根源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政策,小升初应该是就近上学,不存在什么竞争压力。如今小升初的压力这么大,主要原因在于择校。家长为什么想尽办法择校呢?你看,我手上有一份从网上下载来的北京市初中学校排名,有全市的重点初中排名,也有各区的初中排名,家长们于是就往排名靠前的重点学校去挤。

让我不解的是,一方面教育部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均衡发展,让孩子们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但另一方面学校又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正因为有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排名进而对学校排名,才导致学校未能真正均衡发展。在这种状况下,有的学校越来越好,有的学校越来越差,因而择校风愈演愈烈。

据我了解,如今择校有点招”“推优生”“特长生”“共建生等多种方式。拿点招来说,一些名校初中将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学科竞赛获奖的尖子生定点录取,由于这些学生可以提高学校升学率,有利于学校提升品牌,根本不需要家长去找学校,而是学校主动来找学生。

特长生也是如此,可以提升学校声誉,又叫牌子生,所以受到青睐。另外,孩子成绩虽然一般,只要家长有关系、肯花钱,也可以进入名校——交上几万元的赞助费就行。

逼着孩子放弃爱好,我感觉自己像罪犯

抛开小升初的竞争不谈,我感到这种教育方式是对孩子天性的极大伤害。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了解培养孩子应该尊重其天性和爱好,但放任孩子可能意味着只能上一个较差的中学,以后进重点大学的概率大大降低,这样的代价承担不起。我现在每天就生活在这样一种痛苦、矛盾的心态中。

我儿子对火车特别感兴趣,从小就喜欢研究火车,小学四年级时就看有关铁道方面的大学教材。家里买了很多火车模型。一天24小时让他摆弄,都不觉得累,他甚至能自己画出火车变道运行图。可是我们的学校并不保护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每天逼他学奥数,我有一种犯罪感;压制孩子的爱好,等于扼杀其天性。

为了小升初,我很早就开始准备。现在小学毕业生也要制作一份厚厚的简历,看孩子小学期间拿过什么证书、什么奖励,上过什么课外辅导班等。我儿子英语基础好,在校外培训学校里在最高层次的目标班,已经通过了伦敦三一七级口语,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笔试过了北京公共英语考试二级,相当于中考水平。这根本不够,因为这样的孩子太多了。

我一直后悔给儿子报奥数班报晚了,许多孩子同时上着三四个奥数班,我孩子五年级才报了一个奥数班,已经跟不上进度了,以前的基础为零,孩子对奥数有逆反心理。回头想想,学这些奥数,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何用途呢?

在一些辅导班中,只有语文是我真心想让孩子学的,学一些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他的长远发展有好处,但小升初选拔要考的三门功课中,奥数和英语所占比例高,语文成绩作用不大。我现在天天跟儿子斗,必须先将学校的作业做完,可是校内与校外的作业根本做不完。如果要减负,就只能先将他的个人兴趣砍了,然后将语文辅导班砍了,因为对小升初没用,尽管对小孩的成长最有用。

其实,家长也不愿意择校,如果家门口就有比较好的学校的话。如今的择校,已经让我身心交瘁,付出的太多,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

     来源:来源: 新华网(广州)  编辑:ron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