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民族
1、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
①、民族组成:湖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以汉族为主,分布在全省各地,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等。
②、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西部多、东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农村多、城市少。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东等山区,其余分散杂居在全省各地。
2、湖南民俗风情特色,以及自然环境对民俗风情的影响
①、民俗风情的特色: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享生活,创造了光辉灿烂而又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如民族服饰、特色饮食、居住习惯、民俗节庆、民间歌舞等。
居住习惯:土家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鼓楼、凉亭、风雨桥称为"侗家三宝
民俗节庆:土家族的赶年、苗族的赶秋节和芦笙节、瑶族的盘王节、侗族的花炮节、回族的宰牲节等。
民间歌舞:土家族的摆手舞、瑶族的象鼓舞、白族的仗鼓舞、苗族的猴儿鼓、土家族的茅古斯鼓舞、土家族薅草锣鼓、土家族八宝铜铃舞和傩戏等。
②自然环境对湖南民俗风情的影响:湖南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山区,地处亚热带,冬季寒冷,夏季高温,服饰与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密切相关,湖南人喜食辣椒,这与湖南潮湿的气候分布不开,湖南有些少数民族居住吊脚楼,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在山区地势不平,气候潮湿,加上田地较少,因此,他们把房屋建在陡坡上。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与湖南河流较多有关(如划龙舟)。
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③、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2、气候资源:
①、主要特点:湖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
②、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湖南有适于不同作物熟制的气候资源,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
3、水资源:
①、主要特点: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相对丰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我省的富水区主要在山区,平原、丘陵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少,水资源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水资源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容易造成水旱灾害,严重影响湖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4、矿产资源:
①、主要特点: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分布相对集中,优势矿产突出。
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矿产有37种。"世界锑都"-锡矿山,"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柿竹园,水口山-铅锌矿
非金属之乡:萤石、重晶石、长石、海泡石等储量居全国第一。
②.矿产资源对工业发展的影响:我省利用有色金属建立了以柿竹园、水口山、锡矿山等为主的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基地,培育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利用非金属矿产原料形成了一批重要的非金属加工企业。
5、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
①、存在的主要问题:耕地不断减少;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欠优;土地损毁严重。
②、保护措施:通过保护基本农田、土地开发、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及土地整理等途径,有效地遏止了耕地不断减少、耕地资源受损的势头。
6、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
①、主要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地区缺水差异较大,不能完全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水的增长,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严重。
②、采取的措施: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7、环境保护及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①、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等。 ②、环境保护: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质;保护土地资源,治理废水、废渣及农药和化肥对土地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