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阅读:283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1/2 14:47:43
分享到:
根据数学阅读能力的定义及培养原则,结合中学生认知特点,及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分五个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第一阶段: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测试,了解学生阅读能力水平,让学生认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并产生危机感,从而从思想上重视数学阅读,从而激发阅读愿望。教师按照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异,编好导读材料,课外阅读材料及研究性阅读材料。也称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学生模仿为主。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及语言转换能力。同时适当进行语言的表述能力训练。具体训练如下:
  课前:让学生自学导读材料,按纲阅读,做好预习工作。
  课上:通过教师精心带读示范,剖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及例题求解过程中的阅读策略,然后让学生带看问题悬念去阅读课本,并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记号、画重点、提问题写眉批、旁批、尾批。养成读书时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并要求学生尝试用语言叙述数学问题及解题过程。
  课后:对课上内容进行小结,并试写阅读心得。
  第三阶段:让学生脱离导读材料,自我整理阅读要点、难点、重点,并能初步掌握重点,分化难点。能初步用主动式阅读方法阅读课文及例题。熟练地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及对阅读材料归纳总结,并能写好阅读心得,建构好自我优化阅读策略。
  其训练方式为:
  课前:让学生自学课本及导读材料分清阅读材料的重点难点。
  课上: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剖析、总结、交流,并要求学生熟练地用数学语言描述所学内容,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述解题过程,教师参与学生交流活动,并能及时对交流作出评价。要舍得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不能流于形式忽忽而过。在此阶段,课堂教学重点应放在阅读辅导与阅读交流上,把教师想讲的知识,通过学生自主阅读,由学生自主来完成—由他们口头讲出。此时,要求教师能精心策划组织课堂教学。
  课后:布置课外阅读内容及研究性阅读内容。
  通过问题解决及阅读交流,有目标地实施阅读能力的提高。
  第四阶段:指导学生自我寻找阅读材料,或老师提供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数学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概括出大意,抽象出思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具体训练如下:
(1)提供一些条件不足或有余的材料,让学生补出或删除。
  (2)提供一些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进而弄清知识脉络,抽象概括出思路。
  (3)利用活动时间,指导学生上网或上图书馆查阅资料,并进行阅读分析,并写出阅读心得。
  (4)让学生走向社会,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对其进行数学化。(利息、股票、线性规划、最优化等)
  (5)教师及时对学生阅读作出评价,并引导学生在优化阅读策略的前提下作出自我评价。
  该阶段主要是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联想能力及有效猜测能力。教师在该阶段应做好学生的阅读评价工作,纠正不恰当的阅读策略。
  第五阶段:
  (1)教师提供一些开放性问题或思路甚至一些建议,让学生用自己方式收集资料,进而自我阅读自我解决,并撰写阅读心得小论文。
  (2)结合实际生活,反思阅读材料,猜测作者意图,并对其思路进行适当拓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见解、新构想。
  (3)教师及时对学生阅读及阅读策略作出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独立收集资料,自主阅读为主。教师起指导、点拨作用。重点训练学生的有效猜测能力及直觉创新能力。
  数学是一种语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人们习惯性认为:阅读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行为,数学是不需要阅读的,总认为只要记住公式,法则就行。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片面的。随着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社会越来越数学化,仅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是不够的.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数学考试中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很多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学习过分依赖于老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能力差导致的.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