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备战2014中考作文专题训练分点策略 满分解秘教案之:选材

阅读:505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0/29 15:22:54
分享到: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选鲜活新颖的材料。材料鲜活有下笔引人之效。可以从熟悉的人物中找到新颖的切入点:写老师“笑里藏刀”,不过,“刀子”里藏着无言的激励;写同学“冷若冰霜”,不过“冰霜”后难掩的是深切的关爱;写朋友“疯疯颠颠”,不过“疯颠”里蕴藏的是健康的心理。如《快乐存折》、《一滴泪水的体验》、《走进桃花园》等中考满分作文,透过这些题目便可以让我们感受到
  所选材料的非凡活力。
  选感情充沛的材料。“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情动”,才能“辞发”。选材以情动人须做到:或对生活、对客观对象充满热情,或用传神的肖像绘出人物的神韵,或用生动的语言展示生
  活真情,或用形象的景物衬托人物的感受,力求做到材料小巧合理,真实动人。
  选底蕴深厚的材料。在写作中如能恰当引用名言警句或诗词典故,必能收到“画龙点睛”、“文才飞扬”。如果你有丰富的诗词积累,还可以从诗词方面选材。这类材料的特点是写人未所知,以知出新。
  五、结合优秀作文,掌握“选材”的“提升要诀”。
  1、学生自学,分析满分秘诀。
考题回放(2008年浙江杭州市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5月1日,风和日丽。杭州某景点游人如织。人们泛舟于纵横的河道,穿行于青翠的丛林,徜徉于碧绿的田野,陶醉在这优美的自然风景。游人之中,一对父子引起大家的注意: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年幼的儿子,手拿塑料袋,不时地拾捡着路旁被人丢弃的食品包装袋、废纸
  果壳……人们见了,不禁驻足,纷纷弯腰拾捡废弃物。啊,好一道亮丽的风景!
  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满分例文解秘
  走在历史的画廊里
  朦胧中,我被带到了一条长廊里,两旁挂满了一幅幅活动着的图画。我迈开步子,观赏
  起这些多彩的图画来。
  第一幕
  人生鼎沸的罗马广场上,教徒们举着火把,声嘶力竭地喊着:“烧死他!烧死他!”广场
  中心竖着一个十字架,一个青年被绑在上面,脚下是成堆的柴火,眼睛跳动着火苗。“说!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一个身着黑长衫的教徒朝他威胁道。
  “不!太阳才是中心!”青年没有丝毫畏惧。
  “点火!”那黑长衫教徒气急败坏,一声令下。
  火焰顿时在青年的脚下燃起,广场上一片欢呼。烈火中青年的目光始终是坚定的,他在
  烈火中永生。他,就是布鲁诺,一个坚守真理的人,他为历史增添了一道火红的风景。
  第二幕
  白色的病床上,一个小女孩艰难地用小木棒翻着书。由于高位截瘫,她只能镜子吃力地看书,字是反的,她会因此不停地流着眼泪。但她并没有抱怨,她坚持了下来,她为此露处了多少发自内心的微笑。当她坐在轮椅上,拉着手风琴低唱着“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时,
  她已经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张海迪,一张苍白的脸,却为历史添上了一道五彩的生命之景。
  第三幕
  烈日当空,一位农民打扮的老伯正在田间忙碌着。低头,弯腰,又站起。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一连串串的动作,观察着那一株株水稻。突然,他眼睛一亮,笑容顿时写在了他的脸上:“找到啦!可找到你啦!我找了你十年啊,今天终于让我找到了!”说着,弯下腰去,小心翼翼地将那株水稻连根挖起。欣喜若狂地带着它往远处的房子跑去。他就是袁隆平,养活了几亿中国人民的伟大农民,坚持了十年,他终于在中国的历史上画上了一道金黄的风景。
  尾声
  睁开眼,天已大亮,枕头旁放着的书仍翻在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欣赏到最美丽的风景,才能创造出最美好的风景。
  满分秘诀:除了形式新颖、构思独特以外,本文在材料上的特色也极为鲜明:材料横贯古今。文章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古今人物巧妙连接在一起,展示了布鲁诺、张海迪、袁隆平独特的“人生风景”。这种形式,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的约束,给人以明快、简洁、大气的感觉。材料感情浓郁。考生选取的三个故事虽“老”,但作者用善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不同人物在不同境遇中表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坚守。在表现手法上也各有侧重,写布鲁诺重在背景的烘托,写张海迪重在内心情感的铺设,写袁隆平重在人物言行的描写,从而使三个人物都显出鲜明的个性。读者透过文字可以触摸到这
  些人物的美好心灵。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选材”的“提升要诀”。
  材料除真实、典型外,还应力求新颖: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观点、新认识、新
  经验等,让读者耳目一新。
  具体方法是认真思考,必须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选材过程。要放弃那些“人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刻骨铭心的生活,才是妙趣横生的故事,才是震撼心灵的情感。
  六、指导学生写作。
  文题:苦与甜是相对的,苦与甜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些从小肯于吃苦的人,往往三十而立,因为有了真本事,后大半生便可以享受相对甜美的生活。而从小泡在蜜罐里不肯吃苦的人,且不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甜,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真本事,一生也摆脱不了心灵上的苦难。正如俗话所说:“能吃苦的人
  吃半辈子的苦,不能吃苦的人吃一辈子的苦。”
  读完上面的材料后,请以“苦与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
  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思路点拨:写记叙文,可以讲述自己、亲人或朋友“苦尽甘来”的故事,展开时,对“生活之苦”要“泼墨如云”,对“生活之甜”则可以一笔带过;写议论文,则可以以李时珍、李世光等人不同寻常的苦难经历作为素材,提出“在苦难中走向成功”的主题,为充实文章,写作时要巧妙地引用一些诗词格言,让观点水到渠成。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反面取材,有句话说得好:“自讨苦吃会增加生命的高度,历尽忧患方能挥洒生命的昂扬。”从反面切入,内容更容易吸引读者的目光。
  七、学生互改。
  八、教师点评。
  九、总结: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得分要诀是:“材料丰富,精当具体”。从这次作文的训练效果来看,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要选出真实、典型、新颖的题材,还需要大家留心观察
  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来源:冠华作文网)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