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阅读文章

名师指路作文之"敬畏"主题作文训练

阅读:59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0/29 14:22:51
分享到:
一、内涵挖掘
  “敬畏”意思是“又敬重又畏惧”,严肃对待,不随意;“敬畏”给人最大的误导是一个“怕”字,让人生出畏惧心来。如此也就失去了“敬畏”一词的内在意蕴。这里,“敬”,是一种心理态度。有一个成语“敬若神明”,可以让人体会到“敬”字中举过头顶之态以示“虔诚”的含意。举过头顶,说明所敬之事的高大和重要。“畏”,惧,可以引申出“谨慎”的含意,小心翼翼的样子,重视而不敢有丝毫怠慢。“敬畏”一词是事物在心理上的重要程度,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敬畏”——敬重并非常真诚,非常认真地对待。比如“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事业”、“敬畏诺言”……
  二、三维解读
  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当沙尘肆虐、山体滑坡、江河泛滥之时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和凌驾者,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也就等于自毁家园,自掘坟墓。敬畏自然,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然,和谐发展,持久发展。
  当世风日下、人情淡漠、利欲至上、道德沦丧之时活着,除了物质的满足之外,我们不能不建构精神的家园。我们需要敬畏亲情、友情、爱情,它们是我们心灵的慰藉;我们需要敬畏理想和信仰,它们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我们需要敬畏美丽和崇高,它们是我们人生的向往;我们需要敬畏真诚和善良、质朴和率真以及一切美好的品德和崇高的道德风尚,它们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应有的境界。
  三、命题范例
  (一)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敬畏”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角度自选,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与立意:“敬畏”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但用它来作文,却非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可。我们从小听得较多的是一往无前、勇敢无畏这些充满英雄气概的词句,其实人还是应该有所敬畏的。
  西谚说:“上帝要叫谁灭亡,先让他疯狂。”纵观古今,多少曾经辉煌的才俊豪杰,都是因为变得心中无所敬畏而招致失败、走向没落的。
  作为一个民族,如果真的做到了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一点敬畏心理,则必会做出许多愚蠢之事。敬畏就是对规律的尊重,就是对自我的约束,就是对理性的崇尚,就是对自由的追求。
  有所敬畏是一种很好的心态,它可以使人多一份冷静理智,多一份从容平和,多一份谦卑审慎,多一份安详宁静。在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时候须留一份敬畏。
  写作此题,可评史、议事,也可诉说体验、抒写感想。
  (二)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
  在生命的面前人们有各自不同的认识和行为,请你以“敬畏生命”为题,写—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与立意:这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而严肃的话题,构思中“主题先行”是关键。文章可以写得大气磅礴,如民族大义与个人生命的取舍的思辨、生命价值的实现与道德良知的约束、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与生命意识的苏醒等等;也可以写得温婉曼妙,如绿叶的奉献与落红的化泥、胡杨的顽强与骆驼的坚韧等等;甚至一只麻雀的拼死护雏、一只蝴蝶的艰难蜕变、一株小草的顽强生长都能引起人们的唏嘘感叹。总之,要写出生命为何需要“敬畏”。
  (三)以“敬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与立意:(1)“敬畏”的对象很多:可以是人(个人、群体),如父亲、外公、某位老师、民众等等;可以是某种物质存在,如自然、生命等;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如真理、法律、道德、正义、历史、传统等等。(2)可以记一个敬畏的人,突出其值得敬畏的性格和思想,写成记叙文。(3)如果写议论文,一定要阐明你敬畏的理由;也可以反过来论述,不敬畏会怎么样,讲述分析说明不得不敬畏。以“敬畏法律”为例:法律是人类从事各种活动的行为准则和底线,它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如果对法律无敬畏之心,轻则伤及他人利益,重则破坏社会秩序,最后以毁己收场,醉驾撞人,盗窃财物,食品安全问题,无不说明了这一点。国际社会也讲法律,用法规范行动,用法协调关系;不敬畏法律,则将世界大乱,无和谐可言。(4)写记叙文,要通过细节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写议论文可采用举例加对比的论证方法。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常有人勉励青年要无所畏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也有人教诲青年,人生在世,也当有所畏惧。
  有人天不怕地不怕,敢说敢做;有人畏首畏尾,谨小慎微。
  有人说“无私者无畏”,有人说“无耻者无畏”,还有人说“无知者无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与立意:本题思路参考:1.可着眼于“常有人勉励青年要无所畏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颂扬一种排除万难、锐意进取的精神。2.可落笔于“人生在世,也当有所畏惧”,阐明人应当“畏”什么(回答可以是“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尊严”“敬畏文化遗产”“敬畏民意”“敬畏法律”“畏惧心中的道德律”“畏惧规则”等;可联系孔子的名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以及为什么要畏惧。3.还可辩证分析,提倡在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勇士的同时,存留一份敬畏之心。
  四、经典素材
  (一)生死抉择
  美国加州的金门大桥,被誉为“自杀天堂”。大桥上挂着一幅标语:“花上三分钟想想家人,你就可以当作看风景。”在德国汉堡的阿尔斯特湖边的防止自杀标语上写着差不多的话,上面写着:“再给自己五分钟,你就有能力从这里重生!”
  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这个钢铁建筑的顶端挂着的标语曾写着:“用两分钟环顾美丽的巴黎,你的生活将不再黑暗。”在日本京都的清水寺,因为环境优美而总是成为跳楼自杀者的首选之地,工作人员贴出了善意的标语,写着:“做一个深呼吸,你便转头回家。”一个深呼吸的时间不过十秒钟。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