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阅读文章

作文巧审题之定位法

阅读:160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10/29 14:06:56
分享到:
《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南朝梁刘勰
  大家知道,有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lePositioningSystem)。这是一种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的系统。就定位而言,指确定某一事物在一定环境中的位置。如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人物在组织中的定位、物品在某一地理位置的定位等。写作文当然毋需用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但对写作进行“定位”,我国南朝就有人提出来了。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里说:“《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章的体裁是固定的,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很好的定位,随性而为,很少有文章写得通达的。这就是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一番审题定位的过程,随意而为,很少有写出好文章的。
  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题。题:本义是头的前额,目:眼睛。前额和眼睛是人体最为突出引人注目的部位。人们之所以把文章的名称叫做“题目”,就是取其醒目突出的意思。题目是文章的缩影,所谓审题,就是反复推敲作文的题目,以达到理解题意,弄清出题人的具体要求的目的,从而确定文章的立意、选材角度、结构安排、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等。
  审题是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很多人“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就是因为没有搞清文题内在意蕴的缘故。这个“审”是审读与题目有关的所有的材料和信息,包括明示信息和隐含信息。在“审”的过程中,要向福尔摩斯学习,善于发现命题者有意无意留下的蛛丝马迹,排除种种可疑信息,死死锁定题意。
  鉴于作文题的类型较多,下面仅以命题作文为例谈谈几种定位方法。
  抓“题眼”定位
  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题目的核心与重点。在大多数情况下,题眼往往是由题目中的定语或状语来充当的关键词。如“新来的代课老师”,“新”是题眼,文章要围绕这个“新”来做文章。有时中心词也作题眼,如“喜欢多嘴的人”,“喜欢”就成了我们要锁定的关键词。
  再如《心里美滋滋》的题眼就是“美”,是什么事让自己有抑制不住的快乐?写清这个让自己美滋滋的事,也让读者分享你的快乐,就达到了目的。
  还有,像“面对缺陷”“成长的足迹”“错过一条裙子”“细节的魅力”等等,其“面对”“成长”“错过”“细节”等等,都是要表达的重点。
  抓“题限”定位
  一般来说,文题有限制的一面,也有未限制的一面,通过细心地审读,我们会发现“有限”之外的“无限”,一旦突破这个“有限”,就会游刃有余,文出新意。比如:“成长的足迹”,限定的是自己的成长的经历,但未限定要写哪一段的足迹,聚焦哪一段的生活,至于“足迹”就更是多种多样了。这样就给作者留下了“无限”的可以选择的范围和空间。再如,“细节的魅力”,题目限定了魅力必写“细节”,但并未限定你写生活的细节、城市的细节、交际的细节还是人物行为的细节等等,你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在“限定”的文题里寻找“无限”,更能准确的给自己的文章定位。
  当然,有些文章的限定不仅仅是体现在题目上,还会附带提示性的明示或隐示信息,即我们通常说的潜台词。这些提示性的语言,又往往被我们忽视,稍不留神就谬之千里。附带性的限定或阐释题目,或给选材范围设限,或给表达主旨设限,或给表达方式设限等等。动笔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这些“不起眼”的材料,领会其深层含义,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抓“题意”定位
  对于作文题,我们要看看文题是否具有引申义或者是比喻义。比如上海中考曾经出过一道题《必须跨过这道坎》,这个题目的题眼是“跨过”,但是具体“坎”是指什么?这就要我们费一番功夫思量了。在这里,“坎”是一种比喻义,指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处障碍,一个困扰、一种内心冲突、一种人际交往的烦恼、一种对自己的体相或学业不满的愁绪等等。我们要交代这个“坎”,方能写出为什么必须跨过。
  再如《轻点鼠标》,这个题目只是一个轻微的动作,我们要解读的是它的引申义,即由这个轻微的动作为出发,介绍自己的网络生活,网络故事,网络世界及由网络带来的酸甜苦辣的种种生活样态。
  除了分析题意中的比喻义、引申义,我们还要善于发现文题中的种种比较关系、辩证关系、包含关系等等。如《快与慢》《光与影》《多与少》都是一种辩证统一,比较包容的相互关系。
  通常,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围绕题目进行定位呢?依图所示,我们可以在审题构思的过程中,从主题、体裁、材料、人物、结构、情节及表达方式等方面对文章进行综合定位,做到“意在笔先”。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ongweiwe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